文/滑战林
“九五”期间,随着经济进入生产相对过剩期和供求关系的逆转,买方市场全面形成,医药行业也进入了激烈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在这场生死攸关的竞争中,众多企业有的败走麦城,有的从高峰跌入低谷。
然而,就在全国医药市场形势最为严峻的历史时期,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却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五年迈出了五大步,九五期间公司累计完成产值21591万元,年均递增42%,完成销售收入15061万元,年均递增40%,利润1466万元,年均递增74%,税金2671万元,年均递增107%。经济效益实现了翻番增长,在省、市制药企业排名上实现了新的跨越;企业规模和综合效益在宝鸡市名列第一,在陕西省238家制药行业中名列第九,并跃入省星火企业20强及宝鸡市10强企业,成为宝鸡市和岐山县的利税大户。
艰难困苦中的崛起
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是在艰难困苦中走出自己发展壮大的光辉大道的。该公司的前身是1976年岐山县安乐乡渠头村医疗站的制剂室,经历了村办、乡办、县乡联办的演变后,1982年11月正式归属县管,后迁址五丈原,1990年底成为县属国有企业,由于企业基础薄弱、管理模式陈旧、资金注入不足等原因,至1996年底产值不足2000万元,年利润40多万元,固定资产449万元。三个主要生产车间的设备及连动线从1981年安装后均已超期服役连续运行15年以上,个别车间仍处于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状态。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自行研制的国家级三类新药双唑泰泡腾片自1994年获批准文号后,由于硬件设施不具备而只能在办公楼几间小房间小打小闹。主导产品大输液因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频繁退货返工,近一年时间都没能解决,导致部分市场丢失,销售受阻,货款难收,1996年7月中旬又由于设备事故造成三人伤亡。质量问题的隐患、事故的阴影、资金的困扰、设备的老化等,使当时的企业四面楚歌举步艰难。
1996年11月18日,任同兴担起了率领公司全体员工走出困境的重任。同年底,公司顺利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造,正式创立了陕西金方药业有限公司,1998年4月经过资产重组后加盟西安高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同兴一直担任总经理一职。
“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尽快扭转目前被动局面,在市场上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任同兴上任伊始,便深入车间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召开技术质量攻关会议,在广泛听取技术人员和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分析企业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快速发展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为动力,以质量为保证,严抓细管,扩销增收,安全文明,优质高效”的发展思路。制定了筹措资金更换大输液车间灭菌柜,遏制质量问题,实施固体制剂车间技改,在西安设立营销策划中心,在全国建立新产品营销网络,恢复和扩大市场等发展举措。
金方药业开始了她脱胎换骨的改革,开始用激昂奋进的脚步代替蹒跚迟滞的足迹。
产品开道 销售架桥
1997年,金方公司固体制剂车间技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他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制订方案,反复论证,请专家现场指导,坚决改变一往先基建再生产后找销路,按部就班的传统做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采取基建、试产试销、建立营销网络三同步进行的措施,从而大大缩短新产品面市的周期。当时正值国家紧缩银根,银行贷款无望,技改资金极端匮乏,金方公司领导迎难而上,果断地选择了清收外欠货款,挖潜降耗,增收节支和员工入股等筹资渠道,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固体制剂车间技改工程于1997年底如期竣工。这使金方药业固体制剂年生产能力由技改前的7000万片(粒、袋),提高到三亿片(粒、袋)。使获得批文后闲置两年多的国家级三类新药双唑泰泡腾片批量投放市场,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为日后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至2000年底,固体制剂车间年产值达到7576万元,比1996年底的617万元增长了1128%,双唑泰泡腾片单项品种销售收入由1996年底的13.8万元增长到5610万元。
固体制剂技改获得圆满成功,产销配套,效益大增,对当时并不显山露水的金方药业公司而言,可以说是历史性的转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了好的产品,还必须有一个通畅有效的销售渠道。金方药业着眼全国市场制定销售战略。总经理任同兴提出高薪聘请营销专业人才、在西安设立营销策划中心、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新药销售网络、开辟占领全国市场的设想。
1997年12月,金方药业营销策划中心组建以及业务员招聘培训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1998年2月初,全国各网点业务员全部奔赴市场。西安营销策划中心运作近四年来,在发展中不断规范,在规范中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覆盖全国各省及各大中城市的营销网络。
向改革寻出路 向管理要效益
金方药业公司总经理任同兴等领导并没有为一时的成绩所陶醉,他们深知,要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1998年4月,金方药业通过与西安高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在我省乃至西部地区走出了一条通过产权置换实现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
金方药业以改制为契机,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市场迅速接轨。
他们首先解决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的问题,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因事设岗,定编定员,精减调整内部机构设制,将13个科室合并精减为7个部门,重新制定各部门及各级人员的工作职责,使管理人员和非生产工人从145人压缩到96人,精减33.8%。
他们还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及劳动用工管理,搬掉“铁交椅”端掉“铁饭碗”,推行干部人事动态管理和劳动用工优胜劣汰,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公开竞聘,综合考核,择优聘任,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汰的用人机制。对全体员工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优胜劣汰,竞争上岗,企业内部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用工格局。
深化企业改革,给公司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生产经营快速发展,企业改制后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1992万元,利税373万元,分别比改制前的1997年增长27.6%和103%,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4303万元,利税1445.4万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116%和269%;2000年销售收入7002万元,利税1758.33万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63%和42%。分别是1996年的5.46倍和14.88倍。实现了经济效益三年迈出三大步。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金方药业结合企业实际在管理上不断创新。总经理任同兴从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入手,明晰各级责、权、利,在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抓落实,突出“严细”,强化考核。
金方药业改制以来,每年坚持将公司总体目标任务按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行层层逐月分解,对各级目标责任、具体要求、完成时限和奖惩措施等均逐项逐条细化、量化,以《目标责任合同》的形式立下军令状,每月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综合考核通报,挂流动红旗或流动黄旗,予以鼓励或警示。将完成任务情况与责任者当月工资、奖金挂钩,同比例上下浮动,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从总经理至每一位员工均一视同仁,每月随工资奖罚兑现。并把考核情况与各级领导的职务任免挂钩,规定中层干部连续3个月、公司副职连续6个月不能完成任务者,劝其自动辞职或予以解聘,先后有7名中层干部及2名公司副职通过考核被解聘。考核工作被形象地总结为“先动票子,后动位子”,大大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由于真抓考核,狠抓落实,使金方药业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真正落实到实处,以前工作上的“扯皮”现象和“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减少了,而是“雷声大,雨点也大”,严抓细管、狠抓落实务实的作风使全体人员的工作效益大幅度提高。
金方药业在管理中坚持增收与节支并重的原则,狠抓堵漏,挖潜和降本增效工作。1996年底,任同兴上任不久,果断地废止了当时供应科按每年发生采购额6‰提成的规定,完善废旧材料回收销售制度,废旧材料收入由1996年的5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15万元。公司学习和借鉴“邯钢成本倒推法”的经验,结合实际推行了按单项品种、按批次、按产出成品考核成本,按生产车间一次入库交验合格率考核质量,按标准定额考核产量和原辅材料消耗,按包干限额考核差旅、办公、电话、车辆油耗、修理等费用,并将其与本部门、车间和员工的收入挂钩。1997年下半年,公司技改紧张进行,资金筹措缺口较大,而1996年底以前呆滞的应收帐款导致企业资金体外循环,为此,金方药业于1997年底设立审计清欠办公室,至2000年累计清收呆滞帐款400多万元。
夯实设备与技的根基
为了获得发展的后劲,金方药业克服各种困难,在保障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同时,致力于企业硬件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1996年大输液质量问题危及市场时,他们果断地投资50多万元,购置两台喷淋式灭菌柜,使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1997年初,自筹资金360多万元,新建了固体制剂车间,投资60多万元新建包装材料车间和包装材料库、购置汽车衡,投资12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药物研究所基础设施的建设,自筹资金300多万元于2001年10月份提前完成固体制剂及其中药前处理和提取车间GMP认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方药业注重专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引进,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国家级新药双唑泰泡腾片、止血宝胶囊相继投放市场以后,公司及时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使双唑泰泡腾片等4个产品及其包装设计取得国家专利证书,止血宝胶囊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为了加快科研步伐,总经理任同兴亲自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会议,要求公司凡药学专业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每人每年均要报告1至2个新产品研发课题,由公司统一调研论证筛选立项。1997年初公司立项研发“美敏伪麻口服溶液”,并于1999年3月获国家三类新药批准文号和《新药证书》。在开发新品种的同时,他们还实施普药新作和老产品的更新,对适销对路、疗效可靠、市场前景好的康尔心胶囊、克醉宁胶囊等6个老产品进行了工艺技术和组方改进。1999年提议成立了药物研究所和公司信息中心,对药物研究所提出了研发与引进、仿制并举,升级换代研究与中长期垄断产品研发并举的工作思路。目前,公司药物研究所已立项对3个品种进行研发和仿制工作。在高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引进了国家级三类新药天芪降糖胶囊,计划于2002年一季度生产并投放市场。
1998年8月1日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正式实施,GMP认证已成为关系制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金方药业高度重视企业GMP认证工作,成立了公司GMP认证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按品种、剂型及时限要求分步实施GMP认证的通知精神,对认证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安排。从2000年初开始,GMP软件编写和硬件改造、全员GMP培训、生产环境及有关设施的治理等工作同步全面展开。他们先后18次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专家现场指导,按照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的225项内容逐条逐项认真落实,通过反复自查、自检、摸拟验收和整改,公司中、西药胶囊剂、片剂及颗粒剂含中药前处理及其提取车间已通过GMP认证。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水针剂GMP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
经过两次成功的改制和两次重大技术改造,金方药业培养和建立了新药和普药两大销售体系,把公司产品全面推向了全国市场,将新药品种推向国际市场。在鼎力配合高科股份上市的同时,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收入也大幅度地提高。
金方药业的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与称赞,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997年起,公司连年被宝鸡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消费者信得过商品单位,1999年,公司被省科委认定为高科技术企业,2000年公司荣获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2001年公司“岐乐”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