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福成
不久前,和朋友小刘一起吃饭,他讲了两个真实的小故事,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深有感触。
他说,在多年前,济南市某印刷厂要换一台新的机器,机器是国产的。在机器运来的同时,厂方跟来了七位安装工程师。这七位工程师来到之后,印刷厂就根据他们的预算进程在宾馆定好了房间和饭菜。在安装期间,工程师们除了在宾馆正常的吃饭和休息外,都是在车间不停地忙碌着。六天后,他们完工了。印刷厂里的领导都佩服地说“真是神速”,并喝了庆功酒。
后来,大约过了两三年,那台机器又跟不上形势了,于是印刷厂就决定进口美国的一台国际领先产品。在美国机器运来的同时,美国厂方跟来了三位安装工程师。在他们没来济南前,印刷厂的领导就打电话问他们需要定多少天的房间,但他们没有回话。当时,印刷厂领导虽然考虑到美国人技术的先进,但看他们只来了三个人,估计至少也得用个十天八天的,就先预定了七天的房间。
在安装的那天,美国厂方的安装工程师一大早就来到了印刷厂,一会儿也没有歇,早饭和午饭都是在车间里吃的。到了晚上十一点多,所有的零部件都已安装完毕,并一次性试机成功。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乘机回美国了。
他讲的另一个小故事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一家企业引进了一台英国的机器,用这台机器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是出口。当这家企业用这台机器生产了两个月后,准备将产品装箱外运出口时,不幸的消息传来了:所有的产品质检都不合格。全厂上下震惊了,都异口同声地说肯定是机器质量有问题,并纷纷要求厂领导向英国的机器厂家高额索赔。待企业领导向英方进行正式交涉时,英方没说什么,而是派来了两位工作人员。
这两位英国工作人员来到车间,还是用那台机器,还是用同样的材料,还是用一样的工序,很快生产出了一些产品。厂领导把这些新的产品拿到质检部门一验,全部合格……
现在,我之所以把朋友讲给我的故事再给大家讲述一遍,并不是就证明我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而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这里面,是我们知识困乏、技术欠缺的问题吗?恐怕不仅仅是,而更重要的还应是一个责任心的问题。有很多时候,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不管是有两个人参加还是一百个人参加,有一部分人总是把自己当作“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认为有没有自己都作用不大,而却忽视了自己是众多“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员,一旦自己倒了,全部完蛋。
所以,每时每刻,做每一件事情,不管有多大的能力,我们都不要缺乏责任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所做的每一件事更趋向完美,让整个世界更趋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