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心理疲劳 疾病信号

2023年10月17日

口文/任建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或思考后,感到早晨起来后浑身无力,情绪不佳。工作提不起精神,懒于开口,稍不顺心便大动肝火,甚至感到头晕目眩,反应迟钝,食欲不佳等。很多人都意识到这是身体太疲劳。其实,确切地讲,就是心理疲劳。因为这些症状是心理疾病的先兆,都是由于心理疾病所引起的。

所谓“心理疲劳”,就是在长期思考或者在和别人激烈争吵后,陷入“心力衰竭”状态和疲态。心理疲劳的一般表现是:当你长时间不断地从事力不从心的脑力劳动后,会感到精神不支,劳动效率显著下降,尽管造成的心理疲劳的原因是过重的心理压力所致。

疲劳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主要是看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要加以区别。这里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你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或长时间思考后,感到很疲劳了,那么你不妨想一下,你对工作是不想干了还是觉得干不了,如果是前者,那属于心理疲劳。一般来说,疲劳在生理上的反映往往是十分明显的,容易用客观方法来测定;而在心理上的反映则往往不易观测,更不容易测定。

心理疲劳是心身疾病的警告信号,如果不加以重视,要硬闯过去,那么疲劳感觉就会进一步加重,就可能引起各种心身疾病。这是因为疲劳除与人的体力消耗有关外,主要和大脑皮层的内抑制有关。当刺激量超过大脑所能接受的程度时,就会引起具有保护意义的所谓超限抑制,这时,人就会表现为疲劳。所以,人们把心理疲劳称为心身疾病的“红灯”。

生理上的疲劳,一般只要经过休息,便能解除;而要解除心理上的疲劳,除必要的休息和意志努力外,还必须从改变态度,激发动机,增加兴趣等方面入手。对心理疲劳有较深研究的心理学家认为,消除心理疲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①严格掌握作息时间;②适度的运动;③吃多种多样的食物;④熟睡;⑤善于利用闲暇时间。

上篇:简单生活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1/16/3246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