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交总公司于2000年12月1日全面推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通过一年的参保工作实践,根据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总公司工会对所属12个基层单位,10000多名职工开展了《职工医保有关问题调查问卷》活动。此次调查共发出10545张调查表,收回7571张,占参保职工总人数的72.7%。
根据调查统计,该公司参保职工10415名,参保费用基数为10456万元。包括基本保险941.04万元(其中个人209.12万元,企业731.92万元),补充保险78.968万元(其中个人15.793万元,企业63.174万元),2001年公司上缴医保费用1019.968万元。全年有6552名职工在医保定点医院门诊就诊,花费1420609.70元,人均花费217元。统筹后门诊返还个人费用158.088万元,人均医疗费用152元,相比之下,平均每名就诊职工在就医时要多掏出65元。另有92名职工住院治疗,花费842313.80元,统筹后职工个人负担587409.13元,人均个人负担6385元。从而,使就诊职工普遍产生了小病不敢看,大病看不起的现象。
2000年,该公司全年医疗费用的总支出仅为623.32万元。其中,不乏一人开药全家吃药的现象。除过门诊、住院费用支出382.61万元,还包括10多名大病,癌症、白血病、换肾及心脏手术等患者的全额医疗费用,计划生育费用,职工身体健康普查和体检等费用。通过参保前后两年的对比,企业较去年同期多支付医疗保险费用396.648万元。个人多支付医疗保险费用66.85万元,还有就医程序繁琐等,都令职工对医保热心程度大大减弱。
看病费用职工个人负担过重、过高
医改后职工看病费用过重已成为当前职工最关心的热点,尤其以中老年参保职工反映的最为强烈。按照医保规定,个人帐户资金是以本人月缴工资为基数,由个人承担2%,企业承担7%交纳,并以不同的四个年龄段分别计人。劳动部也明确规定出医改后个人负担应占医疗总负担的20%-25%的要求。总公司下属公交四公司上缴医保费139万元,而在未实行医改前的2000年,报销职工药费以及清理以前药费欠款总共才计94万元,企业给医保上缴的费用比统筹前要多负担44万元,而四公司职工个人上缴医保费30万元,返还个人帐户仅为25万元,职工又多增加了5万元的负担。如退休职工张××,因患多发生性脑腔梗等病症,医保后先后两次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稍待稳定后,医院就让其出院。在治疗的过程中,张××治病60%的药品属于自费药,自费金额共达4000多元。而返还给张××个人的门诊费用却仅为140多元。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职工患上大病或某种慢性疾病,家庭生活就会急剧下降至生活贫困线以下。
不仅老同志对医保费用偏低意见大,许多中青年参保者也普遍反映医改后生病住院个人负担过重。总公司机关干部耿××因胆道阻塞先后两次住院。第一次花费2481.56元,第二次遇5138.44元,共计7620元,出院结帐时,医保人员告之第一次住院费用若按医保条款,不仅不能报销一分钱,另外还要多交180.76元;
医保报销药品数量太少,面太窄
依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劳动部出台的医保药品目录药共有1176种。虽然与医改前原有公费药品目录在数量上基本相当,但是在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随着现行医保目录药品多是八十年代的医疗用药,早已不能适应医保患者就诊的要求。治疗脑梗病人的溶栓药品,治疗高血压的疏张压药品,消炎的抗生素药品,如克栓冬眠灵、波依定、催钠离、利君沙、维生素E、力克舒、感冒冲剂等等新药、特药都属于自费药品,而这些药品又恰恰都是各大医院临床的最常用药。由于医保目录的不完善,无形中又加重了患者目录药品外的费用。
通过调查,职工对医院收取门坎费的意见也颇为强烈。四公司一职工急诊住院没有启用医保病历,三天共花费560元,而以医保患者入住,还需要交齐医院650元或785元的门坎费后才能住进。更有甚者,有的医院为多收取门坎费,则责令病人反复出院,给医保患者带来许多不便。
就医程序繁杂,参保病人难承受
一提起看病,公交三公司职工赵××便叫苦不迭。2001年2月,赵××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多次在医保单位西京医院就诊。每次看病都要早早起床,排队挂教授号,治疗检查再找主治医师签字,再找所在科的室主任签字,再到医保办备、登记、上微机;再实行交费,以交费再到就诊科室预约后等待检查。就这样,往往一个检查手续全部办齐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办好。经调查,95%以上的医保就诊职工反映在就医程序、报销手续上繁琐。因报销双联单在医院不受欢迎,对患者是看不懂,不明白。每个医保病人出院结算最少也在出院后两周以上。这对本身患有疾病的职工和家庭,对于一个上班族的患者又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往返穿梭于医院与单位之间呢?
我国实行医疗改革是在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稳定企业和职工队伍的前提下施行的。从调查的结果反映:医保不仅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影响到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稳定。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及时调整政策,使医保确实达到预期的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企业,有利于职工个人的目标。 ■刘乐棣 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