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永祥 刘筱君 殷林峰 刘军
一个有着31年历史的石油钻井企业,在世纪初年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全年钻井1080口,进尺攀升至31年来的最高水平,达192.7万米;
——井身质量合格率、定向井中靶率和固井质量合格率均为100%;
——先后刷新了最高机械钻速、钻机月速度、最高月进尺等13项历史纪录;
——经营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上缴各种税费2.9亿元;
——有3支钻井队跨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2001年4月21日,全国政协能源战略调研组到长庆调研,对长庆钻井的改革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6月11日,中油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副总经理、股份公司总裁黄炎等领导到长庆油田视察,对这个企业在中国石油增储上产的主战区块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现有员工12000名,固定资产8.7亿元,年钻井能力200万米,施工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新青7个省(区),并走向了南美、中亚、北非等国际市场,钻井质量位居国内同行先进行列,钻井速度在中油集团排名前三位,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最具实力的钻井工程技术企业之一。
面对新世纪,长庆钻井总公司站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根本,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不断开拓进取,使公司在世纪初年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深化改革,拓宽内涵发展之路
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建立了市场开发、生产运行、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国际标准管理、队伍管理、企业文化、综合考核8大管理体系。
在市场开发上,他们通过诸多环节的运作,使市场开发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在生产运行上,形成了以生产运行部为监督协调中心,项目部为协调组织中心钻井队为项目施工单元的项目管理生产运行体系;在成本控制上建立了“三位一体”成本动态控制体系;在生产组织上,实现了动态过程控制。着眼国际市场,长庆钻井总公司在已有的HSE管理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国际标准,具有长庆钻井特色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他们又建立健全了监管实施体系,实现了QHSE管理机制与国际标准的完全对接;以整合思想、培植文化、开拓创新、服务目标为工作主线,长庆钻井总公司实施了思想、制度、形象三大重建工程。建立了分层次的目标、任务、职责、考核、奖惩等制度与规范,制定了党总支、党支部目标考核内容及标准11个方面22条、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模范岗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10个方面26条,全面推进目标管理,细化量化考核内容与标准,促进了队伍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保证了队伍思想稳定。
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为委员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科技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及科学技术研究管理办法》,组建了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和钻井工艺研究所,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工艺技术。在借助外力提升研发实力的同时,公司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坚持“四个结合”,即:技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与增效相结合、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对好学上进、科研成果多的优秀人才,坚持送外深造、“引水灌溉”,加强培养,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其中,快出、多出成果。
为了提高天然气井的钻井速度,取全取准长庆大气田的地质资料,加快长庆大气田的开发速度,长庆钻井在天然气井钻井施工中,首次试验成功了在国内较先进的复合钻井技术、密闭取心等7项新工艺技术,使气井的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平均建井周期缩短了4天8小时,取心收获率全优,钻具失效和井下事故大幅度下降。在油井钻井技术上,长庆钻井在积极配套完善现有的在国内领先的工艺技术的同时,在井眼轨迹控制上,大力推广应用了复合导向钻井技术、变径稳定器等新的工艺技术和工具。使油井单井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3.05个百分点,钻井速度创造了历史最快水平。
极具特色的优势技术,使长庆钻井当之无愧地成为长庆油田钻井市场的“王牌军”。目前,这个公司已是西北地区最强、中油集团最具实力的钻井施工队伍之一,施工区域横跨陕甘宁蒙等7省区,并已打入南美、西亚、中非等国际市场。
优质服务,打造一流品牌
长庆钻井将“让客户100%满意、让100%的客户满意”作为管理理念,并建立了创新而高效的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上,把与客户往来的所有业务都纳入市场开发部一个口子管理,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业务交由工程监督部全权负责。在管理标准上,以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HSE行业管理体系为目标,积极贯彻国际标准体系;在HSE管理体系上,以15144、30524、60144等6个示范钻井队的建设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完善,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在内部监管上,设立了HSE和ISO9001质量管理委员会,确保了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监督工作实施;在客户信息反馈上,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回访”的程序,回访内容,实行三级质量回访制度。2001年以来,仅在4个季度中,就回访收集到客户意见建议187条,处理回复率达100%,受到了甲方的赞誉。
强有力的服务和质量保证体系,使长庆钻井在竞争激烈的油田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01年8月初,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胡文瑞为表彰长庆钻井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所做的工作,专门批示有关部门为该公司定做了100个精致、实用的HSE保健箱。9月17日,长庆油田分公司在庆阳召开会议,与长庆钻井签订了2002年钻井1261口,230多万米进尺的工作量,占油田公司年钻井总量的72%。
文化引导,建设有时代特征的员工队伍
结合企业实际,培育先进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长庆钻井积极导入CIS战略,确定了以“客户满意”为先导,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的理念体系。他们为了把员工思想统一到这一新的理念体系中,强化员工对新企业共存共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依托初步建立的“大政工”格局,自上而下迅速建立起了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把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形成强大的合力;三是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统一员工思想;四是精心组织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系列活动;五是抓企业形象塑造,按照CIS战略导入规律,使企业形象耳目一新,极具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这个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已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再生,全国青年文明号30533钻井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了长庆钻井人的精神风貌。
民主管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长庆钻井工程总公司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的同时,将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立足点,在全公司各个基层单位制定了“站务公开”、“队务公开”制度。同时,长庆钻井在调研总结各基层单位厂务公开工作的同时,对照总公司厂务公开的实施办法,对各专业公司和项目部及托管单位的厂务公开工作进行了认真详细的检查考核,指导各基层单位建立了厂务公开栏和厂务公开信息橱窗,对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些事和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及时进行公布,对一些职工疑惑的公开事项,总公司选派代表深入厂点核对摸底,使厂务公开和群众监督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一年来,长庆钻井通过厂务公开的形式先后通过了《总公司医疗保险暂行办法》、《钻井队经营承包方案》等7项政策性文件,为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充分调动职工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的同时,长庆钻井严格按照《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全公司百余名科以上干部进行了全年工作考核测评,分片进行了职代会或职工大会上的述职,广泛接受了职工的民主监督,为建立长庆钻井简捷、高效的管理模式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回眸新世纪第一年,长庆钻井走过了一条荆棘密布而又充满希望的道路。然而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相信乘着新世纪雄风启航的长庆钻井总公司,一定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扬帆远航,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