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西安铁路工程集团公司工会实行“四个结合”、做到“五个到位”,把生产第一线变成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战场,职工们高兴地说,不离工地不挪窝,创新课题显效果。
该公司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施工单位,职工总数近7000人,目前在陕、甘、豫、黑、新、渝等地承担着大量的铁路、公路、市政建设任务。公司工会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时,以推动企业制度、机制、技术、管理创新为目标,敲明叫响生产一线即是创新工程主战场,工会支持科技工作者成“家”立“业”、支持职工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支持职工打通制约施工的“瓶颈”。为此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基层单位在实施创新工程时实行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四结合;工会也保证做到创新工程课题、人员、经费、设备、材料五到位。
政策对了头,群众有干头。去年该公司15个基层单位有11%人参与了创新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1260条,经评审后采纳应用了51%。课题攻关涌现出29项成果,其中宝天项目部在庙儿山隧道施工中推广为控制光面爆破技术后,成本降低240万元,工期提前41天,工程质量亦在沿线二十余家施工单位综评中名列前茅。电化处武蒲项目部开发的“软横跨计算软件”,使铁路多股道站场接触悬挂支持设备安装效率大为提高,武汉方面为此召开现场会,推广此项技术。
据悉,今年西铁工程公司工会围绕企业发展大目标,已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项目、课题分解下达,与基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工会主席王长安说,他们将发挥工会在创新工程中不可替代的组织、宣传、指导、资金支持、总结推广作用,在实践中把创新活动引向深入。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