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曹义章呀,知道,81岁的老头子啰还不肯歇着,整天帮人家捅下水道,不收一分钱……”说起曹义章老人,五环集团的干部职工无人不知。
职工:曹师傅是“下水道”的活地图
曹义章在五环集团干了一辈子掏下水道的活,人称下水道的“活地图”。一有险情,他准到现场。去年7月27日早上8时许,纺织城地区突降暴雨,五环集团厂区南大门附近下水道堵塞,大水直往地势低洼的厂区冲。几十号人一边用木板挡水,一边紧急寻找堵塞部位,眼看着水没膝盖,7个车间就要被淹,堵塞部位还没有找到。焦急时,曹师傅拿着疏通工具赶来了。他不顾大伙劝阻,挽起裤腿,一会儿用工具捅,一会儿用双手去捞水中的杂物,一会大声叫应急小组的人传递工具。厂里维修组的年轻人没他对下水道布网走向那般熟悉,眼看着被他们视为“不治之症”的堵塞在曹师傅的指挥下疏通了。几位工人问他,下这么大的雨你咋来了?曹师傅憨厚地一笑说,一下暴雨,我就担心这儿的下水道会堵,管不住腿便来了。
去年11月的一天,集团生活区革命一路前下水道堵塞,维修队干了两天也没找到病根。曹师傅又是不请自到,自己买来竹篾用铁丝扎起来,下到下水井里,和维修队的小伙子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疏通了堵塞部位后,他才悄悄回了家。
为什么下水道堵塞的难题,一遇他便迎刃而解,曹师傅一语道破天机:厂区生活区的下水道,哪儿容易堵塞,他心里清清楚楚,他晚上躺在床上,下水道的路线,容易堵塞的部位,要过一遍电影。
曹义章:无私奉献报党恩
如今有一种说法:没有不爱钱的人。曹师傅老伴长年有病又无工作,两人指靠曹师傅3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家里一贫如洗,可曹师傅为什么不爱钱呢?通过一番交谈,曹师傅道出了心里话。
曹义章老家在长武县,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母亲补衣服的针线都要找邻居借。他自小讨饭,给地主拉长工,还几次被国民党抓过壮丁,吃尽了旧社会的若。新中国成立后,曹师傅翻了身。1951年参加了志愿军,1955年转业到当时的国棉五厂。在五厂当了一辈子捅下水道的疏通工。老人激动地说:“是共产党救了我,让我走进了军营,进工厂当了工人,在部队和工厂扫盲班脱了盲,有了文化,党的恩情今生今世都报不完。厂里和街坊邻居的下水道堵塞了,我咋能不管呢。”其实在曹师傅当疏通工的几十年间,他也有机会改变工种,可一种朴素的感情始终盘旋在脑海,那就是干啥都一样,他对厂区和生活区的下水道最清楚,这活他干最合适。
八旬老翁想入党
曹义章早些年也写过入党申请书,党组织也考察过,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如愿。去年4月份,曹师傅郑重地向所在社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培训之后,被支部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据五环社区合作北区党支部书记杨新堡讲,除了义务疏通下水道外,去年6月份,曹师傅自告奋勇承担了社区办公楼附近的卫生清扫工作,还义务监护管理职工医院的小花园。
望着穿一身破旧不堪的中山装、戴一顶破鸭舌帽的曹师傅,记者差点流下了眼泪,再看看似树皮一般粗糙的手,有些佝偻的身影,记者从心底钦佩这位平凡而真实的老人。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