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项制度将在年内出台。
北京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楚国清说:“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正在调研,具体的措施正在制定中,每个区县的标准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有所不同,但将针对全体农村居民,如果那些农民达不到当地划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都可以领取补助。”他还表示,今年北京市全部区县的农民都将纳入保障体系,同时还将启动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体系。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意见过程中,还有“积极探索”的字样,但考虑到解决全部低收入群体的困难,参考了部分代表的意见,最终确定这项工作年内就启动,并列入了北京市政府工作的60件实事当中。
北京青年报报道说,来自北京市四季青乡门头村的党委书记萨继成认为,将农民纳入城乡保障体系是一个大工程,“虽然保障金的标准不同,但同样享受公民待遇,这是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