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瞰巴山、后居秦岭”的城固县,在建设经济强县中大力开发传统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中药材生产,变“野生为家生”,创办药材生产企业11个,去年产值高达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成为陕南中药材产业最大县。
秦巴山区物华天宝、药材丰富,自古被誉为“天然药库”。该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发展地域特色经济的立足点放在大力开发传统优势资源上,在技术、贷款等方面向中药材产业化倾斜,使附子、元胡、天麻、山药、桔梗等66种野生中草药变为“家生”,出现了年产值超百万元的单项产品茯苓、山药、银花、乌药、元胡、天麻、黄姜,其中家生天麻、元胡、黄姜单项去年收入分别达到5933万元、3565万元、2000万元。城固制药厂也生产出了香菊片等10余种药丸、药片、药剂;10个皂素厂从黄姜中提取的水解物卖到20万元一吨,生产的皂素卖到50万元一吨,加工成为双烯醇酮卖到80万元一吨。该县药农加工的附子片,质量上乘,日本人专要“城固货”!姜黄走俏西北、西南10余省、市、自治区;天麻质量和数量均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产地县;元胡、乌药、桔梗被省上列为基地县。据统计,去年该县种植中药材面积已达42759亩,产量达1300万公斤,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上元观、董家营、五堵、天明、小河5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中药材收入。 (方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