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工作了四分之一世纪的肖爱民是位土生土长的机电专家。从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矿上的机电技术权威,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煤炭事业。现在,他是彬县下沟矿井机电副井长。
说起肖爱民的技术,那是大家公认的。他所负责的滑移支架放顶煤开采项目,曾获国家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设计的绞索自动报警装置,解决了斜井防绞索事故的难题,已被多家矿井引用。近年来他的小改小革成果有十几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30多万元。此外,他还独当一面,为矿井完成了多项技改工程。
过硬的技术造就了他过人的胆识。调任机电副井长后,他认为机械化的矿井,影响生产主要原因不在采掘,而在设备,狠抓设备管理势在必行。因此他果断地对全矿机电技术人员进行考核,选拔出一批青年骨干持证、挂牌、上岗包机,对全矿几千台设备造册建档,采取流动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同时,他还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上浮20%。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全矿机电事故明显减少,材料消耗大幅度下降。
2000年3月,矿上与北京一开采研究所联合实施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安装现场总指挥的重任压在了肖爱民的肩上。在工作面安装的三十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几乎连吃住都在井下。综采支架首次入井时,针对下沟矿井副斜井那长760米、坡度25度的斜坡,安全问题没有把握,连请来的很多专家都一筹未展。肖爱民皱紧了眉头,他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次次模拟实验,测算出16吨的综采支架在25度坡上的重力加速度,大胆采用增加滑轮减少绞车钢丝绳拉力的方案,以每秒0.7米的速度,将综采支架安全送到工作面。在肖爱民的指导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比计划提前了15天安装结束,节约资金20多万元。 ■本报记者 辛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