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位于秦岭之南,大巴山之北,这里资源丰富,物华天宝,素有“小江南”之称。汉中市公路管理局水泥厂位于南郑县境内,始建于1971年,在厂长张俊明同志的率领下,企业由濒临倒闭走向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成就,连续四年实现税利过百万,先后多次被县、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纳税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等称号,2000年和2001年又被评为先进企业,并名列陕西省200家企业前20位。
这辉煌的业绩来之不易,它记录了厂长张俊明同志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汗水。1992年,组织任命张俊明同志担任了水泥厂厂长,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水泥厂是个烂摊子:债台高筑、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生产瘫痪、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人心惶惶……在此情况下,他迎难而上、果断决策、提出了“以研制道路水泥为突破口,打开销售市场;以技改为优势,增强企业实力;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策略,随后,大刀阔斧率领企业走上了解困发展的道路。
科技引路,技改兴厂。在张俊明同志的率领下,水泥厂先后投资了1000万元开发研制新产品,并对整个生产工艺线实施了20余项规模性技术改造。不但使其生产出了高质量的“中交”牌系列水泥产品,而且生产出了独具特色的425#道路硅酸盐水泥,该水泥除了具有一般水泥的一切理化指标外,还特别具有弹性好、强度高、应变能力强等其它七项特殊性能。该产品不仅填补了西北五省的空白,而且在省质量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大奖,产品远销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在科技兴厂的同时,张俊明率班子狠抓管理,他大胆改革,在汉中公路系统率先实行“岗位责任技能工资内部分配制”,并把全厂岗位细化为84个,实行竞争上岗,按劳计酬。为确保质量和安全,水泥厂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视质量如生命,建立了高于国家标准的24项企业内控指标,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在张俊明的严格要求下,水泥厂管理工作走向了现代企业管理轨道。
在平时的工作中,张俊明同志总是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为给工厂节约资金,他多次出差挤公共汽车、骑自行车、住普通房间、吃简单饭菜,甚至废寝忘食。在研制开发新产品时,他七天七夜没睡过一个好觉,并因劳累过度而休克在工作现场,一边输氧,一边仍指挥试产。97年10月,由于工作极度劳累,病倒后,他不住院,不休假,在办公室输液仍坚持工作,他对自己的身体如此不珍惜,但却时刻把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先后投资180万元改善职工办公、娱乐等环境,新盖了家属楼。他走访、慰问困难职工,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职工们感动地说:“跟着这样的好厂长干,咱们顺心、暖心、也舒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张俊明厂长励精图治,率领职工拼搏奉献,不仅使水泥厂发展壮大了,而且使职工的收入提高了,工资翻了番。1998年,水泥厂出资购买了原城固猫山水泥厂,组建了汉中公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并投巨资进行技术改造,最终使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成为目前汉中市环保程度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旋窑水泥生产线。
张俊明厂长以他不凡的作为和业绩,率领企业为陕南地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企业载誉满堂,同时,他本人也因此多次被省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连续六年被汉中公路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领导干部、优秀党员,被汉中市经委、市散装水泥领导小组评为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并连续三届当选南郑县人大代表,2001年又被评为陕西省百杰人物。
赵一扶 李维新 赵慧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