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统计腐败”祸国殃民

2023年10月12日

沈峰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假货深恶痛绝。然而,除了假货外,还有一种“假数字”危害更大。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统计局去年底收到全区8个乡镇上报乡镇企业总产值47.1亿元。对这个数字,该区统计局认为“水分”太大,于是派人下乡镇进行核查,最后确认的只有13.8亿元。居然挤出了33.3亿元的水分,如此造假,令人感到震惊,更让我们看到这是一种“统计腐败”。

这些年,“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怪事不少,虚报浮夸捞政绩的行为时有所见。尽管我国《统计法》已颁布实施多年,但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却屡禁不绝,媒体披露过的造假事例不胜枚举,湖北省一位乡镇“老统计”方霖秉笔直书,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反映他们那里一些干部造假骗取“政绩”等问题。方霖说,20世纪80年代末,乡以上企业单位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还较为真实,到了20世纪90年代,统计程序颠倒,年初上级定计划,年末下级超额完成,领导定指标,企业填报表。基层单位(企业、村、乡镇)一年增几倍,全县仅乡镇企业产值一年净增几个亿(据《反腐败导刊》2002年第一期)。

“数字英雄”狂造“数字政绩”,这确实为某些人、某些小团体、某些地方带来了好处。然而它带来的损害甚至灾难不知是那些“好处”的多少倍。“浮夸风”盛行之时,农民的粮食几乎全部上交,以至于饿死人;而今仍有不少地方做假帐搞虚报,造成农民不堪重负。假数字大量存在,使我国的很多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太大,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假数字早已构成了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和原则的严重挑战,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这种风气甚至蔓延到其他领域,假做真时真亦假,谁不作假谁吃亏,使整个社会的公信度大大降低。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统计腐败”祸国又殃民。

上篇:华阴豆腐脑闯京津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2/25/3017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