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东 玉英
年节假日,也是应酬之时。翻阅桌上一叠色彩纷呈的请柬,想及日见其多的社会应酬,总是思绪难平。展观众柬,其言也谆谆,其情也殷殷,颇有些盛情难却。但如果一一赴约,却无分身之术,难以招架,只能撂下工作和学习,被应酬牵着鼻子走。
人人均有交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际交往的空间越来越宽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某些行业和部门来说,不会应酬,便是缺项,甚至会导致某些工作“玩不转”。然而,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多挤点时间学习,少搞点应酬”,切不可有请必到,既荒了自己的地,又误了别人的田。个中道理能讲几大筐,笔者以为有三:一是精力顾不上;二是面子给不起;三是感情账还不完。
南宋诗人陆游《晚秋农家》诗云:“老来万事懒,不独废应酬。”看来,古人对应酬之灾也不胜其烦。时下吹向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应酬之风,更不啻是一种社会公害。它吞噬人们的宝贵时间,牵扯人们的精力,影响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中心工作的注意力;它往往为某些不正之风铺路架桥,替极少数醉心此道者提供场所;它容易诱使个别不学无术的人醉心于研究官场之道,在迎来送往中以售其奸。因此,少搞一点应酬,对于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纠正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实在大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