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我们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陕汽总厂)深刻认识到,质量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生命指标。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只有站在全球化竞争和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高度抓质量和服务,达到行业最优,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从企业文化的层面上,向全体员工提出要牢固树立“双优”工程是企业生命工程的理念,大力开展质量最优、服务最优的“双优”工程,推出“贴心服务”品牌,成为陕西首家服务品牌注册商标。以文化来传播企业和产品,以产品体现文化追求,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产销两旺,连续两年以百分之四十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发展,步入快车道。
质量和服务是陕汽集团公司的立厂之本。陕汽在1999年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获得国际通行证,并以78辆重型军车,组成四个方阵的庞大阵容,胜利完成举世瞩目的国庆阅兵任务以后,不但继续把质量当作企业的头等大事,象抓阅兵车那样抓民用载重车的质量,而且制定了“重科学、转机制、创双优、保双效”的工作方针,开展了“双优”工程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讨论。
“双优”工程以用户满意为宗旨,以创同行业质量最优、服务最优为目标,迅速在全厂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每当接到用户需求信息后,从产品设计、配件采购、加工生产到装配调试,全厂各环节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尽最大努力满足用户要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同行业最好水平,企业2001年自筹资金四千多万对生产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建成国内最先进的驾驶室阴极电泳油漆线、车架生产线、车桥加工中心等关键加工设备系统,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特别是表面油漆质量;工艺管理部门牵头,对产品投入产出的所有工艺环节进行评审,以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合一性;采供系统严把原材料、配套件订货合同和产品质量关;各生产分厂加强现场管理,眼睛盯着市场,功夫下在现场,开展现场管理达标活动;质量管理部门加大质量考核力度;销售部门迅速建立起十个地区销售服务中心和八十多家特约服务站等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推出“贴心服务”品牌,实行十大服务承诺,做到售前服务、主动服务、即时服务、跟踪服务、网上服务、知识服务、终身服务,在用户中产生极大反响。特别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先进性和质量,产品开发部门采用世界先进技术,采取全球采购的方式,合理匹配,开发顶替进口的高品质重型车。例如采用美国康明斯405马力发动机、伊顿富勒变速箱和变速器、Dana前轴、NEWAY空气悬挂、ABS制动防抱死、集中润滑等当代先进技术和装置,设计制造出专家认为是可以替代进口的半挂牵引车和双前轴转向载货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受到与会汽车专家、大用户、新闻界的欢迎和高度赞誉。
正是凭借“双优”工程产生的这种超过同行业其它企业的美誉度,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产品在全国各地销售量大增,特别是开发出上海、山东、东北等大市场。
在中国运输市场结构中,上海和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向来以技术先进、豪华、价格昂贵的进口重型车为主,国产车一般很难打进上海运输市场。然而由于我厂大力开展创同行业质量最优、服务最优的“双优”工程,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在用户中产生极大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在上海的运输行业竞标中,后来居上,力挫群雄,屡屡中标。2001年,我厂仅在上海就销售各类重型汽车数百辆,实现销售产值一亿多元。
“双优”工程的着眼点是从企业文化层面上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达到质量和服务最优。它与过去抓质量根本不同,一是引入了市场机制,提高了标准。过去抓质量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对照质量标准不断改进;现在抓质量要创同行业质量和服务最优,超越竞争对手,满足用户要求,是与最强的竞争对手比,对照市场和用户标准进行改进。为此我们组成几路调查队,奔赴全国各地,到大用户中进行调查,虚心听取用户的对比意见,弄清我厂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还存在哪些差距,不断加以改进;二是强调文化理念的功能,企业文化建设不但是凝聚内部职工的关键,而且是在市场上展示企业特色和魅力的法宝。大力开展质量最优、服务最优的“双优”工程,推出“贴心服务”品牌,打破了厂家与用户只是一买一卖的传统狭隘关系,用文化来传播企业和产品,走文化经营之路,用产品体现文化追求,传达企业对社会的关爱,用文化打开一条厂家与社会公众的绿色通道,提倡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改变我们的整个生存方式,以高品位的企业文化提高全体员工素质,通过改善人的素质来提高质量,实现双优。牢固树立干就干好,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牢固树立哪怕是一点点失误,都会给用户和企业带来损失的责任意识。三是全员创优,不管前方后方,不管任何岗位的工作,每个员工都要树立“双优”工程是企业生命工程的理念。
双优工程使我们初步尝到了甜头,我们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决心与用户携手,深入开展“双优”工程,为不断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努力奋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