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同谱进行曲 共绘新蓝图

——记发展中的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

2023年10月15日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之去年年底中国加入WTO,在陕西这个号称是西北桥头堡的热土上,更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建设开发热潮,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到处充溢了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今天,当我们聚集陕北这个重化工能源基地的建设开发的宏大事业的时候,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的大名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瓦窑堡钻采公司位于赫赫有名的“红都”子长县,近些年随着陕北油气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其前身是延安市子长煤建公司的地方国有企业便于1987年5月适应市场的需要挂起了“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的牌子,勇敢地跻身于陕北重化工能源基地的开发主战场,使企业在这个空间和舞台上不断生存壮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树起了企业崭新的形象。

采访中,公司石油地质工程师、经理李文山向我们介绍说:“我们公司成立十几年来,广大职工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以油养油、滚动发展’的方针,贯彻‘稳中求发展,进中求效益’的指导思想,在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定额承包、三级管理、统一核算、增产提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以科技开发为龙头,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落实‘勘探开发重科技,快速高效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广大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发扬‘铁人’精神,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在实现了“九八年上台阶、九九年翻一番”目标的大好形势下,2000年原油产量又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原油生产先进企业’称号。2001年我们乘胜前进,生产原油146288吨,创造了公司历史生产原油的最高纪录。公司又一次被评为延安市“原油生产先进企业”。公司四年迈了四大步,在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县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是一幅多么清晰而壮丽的蓝图,它是瓦窑堡钻采公司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齐心协力的结果,也是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精神的真实写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瓦窑堡钻采公司,去目睹和领略他们的骄人业绩和迷人风采吧!

上篇 物质文明之创业篇

瓦窑堡钻采公司为地方国有中型企业,县级建制,隶属于子长县政府,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即“延安市子长煤建公司”和“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

目前,公司党政工团组织健会,拥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名,截止2001年底,公司拥有正常生产油井368口,累计生产原油529490吨,已形成年产原油15万吨的生产能力,拥有大中型生产技术设备459台(件),形成资产总值3.26亿元。已累计上缴财政13757.25万元,累计实现利税26943万元。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科室功能齐全、生产手段完备的集地质勘探、井位勘定、钻井设计、测井、固井、射孔、压裂、安装、修井、洗井、采油和运输为一体的市级中型企业,跻身于省市经济明星行列。

企业之所以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抓住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这与公司领导班子抓改革、抓管理,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企兴企办法和措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了抓住机遇,实现大目标、促进大发展,公司首先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遵循“扩大产能,加强管理,依靠科技,提高效益”的工作指导思想,在企业内部推行了“定额承包、三级管理、统一核算、增产提效”的经营管理机制,搞活了机制,促进了发展。此外,公司还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采取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的形式,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建立起了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建立起了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使企业内部充满了活力。

在企业的发展中,瓦窑堡钻采公司还注重依靠科技进步,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他们提出“勘探开发重科技,快速高效大发展”的口号,邀请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学院和有关大油田的高级工程师、研究生等专家和学者,对子长富昌、新庄油区等油层富集区块进行勘探开发研究,分析论证油田的资源分布规律,讨论制定油田开发方案,参与指导公司的石油开发;引进数控测井设备,增加切实可行的测井项目;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管理各类油井资料,引进瓜胶压裂工艺、酸化压裂工艺,以提高采收率;引进大型钻机钻斜井井组……通过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工艺,确保了打一口、成一口,投产一口的目标实现。同时公司还选送了一批年轻有为、事业心强的员工到西北大学和西安石油学院学习深造,培养自己的科技人员队伍。2001年,公司还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以不断推动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企业的管理中,瓦窑堡钻采公司围绕原油生产的任务和目标,始终把“以人为本、以实为本、以细为本、以严为本”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在全公司开展了“强化管理、挖潜增效、向管理要产量、要效益”的活动。在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网络。与此同时,公司还完善了生产调度和考核体系,加强了现场、设备、财供、原油销售各方面的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任务地全面完成,并引导企业走上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全新境界。

下篇:精神文明之创新篇

瓦窑堡钻采公司高级政工师、工会负责人主席南玉成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是石油企业,工人阶级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帮助职工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努力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做为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来抓,真正落实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团结和培养出了一支作风顽强,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

在工作实践中,公司党委、工会、团组织积极配合行政工作,围绕生产经营一个中心注重加强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十五大精神,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他们还围绕石油开发大局,把握加快发展主题,大力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企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创了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特别是在2001年里,公司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的机会,在职工中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五爱教育”,逐步在职工中树立“爱国先爱司、爱司先爱岗、爱岗先爱公共财产、爱司要争当文明职工”的教育,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和工人阶级的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切实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会组织还在全公司开展了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大力提倡“敬业爱岗、诚实可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在全公司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公司还开展了“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教育,在广大职工中出现了爱岗敬业,岗位成才,岗位奉献的生动局面。

在创建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瓦窑堡钻采公司还注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培养职工素质。仅去年,公司工会就拿出3万元给各工会小组购置了各种书籍和文化娱乐活动器具,有的还建起了蓝球场,添置了乒乓球案。“五一”、“五四”、“十一”等节日还举办庆祝联欢活动,举办了职工拔河赛、象棋比赛,并慰问和看望一线职工。通过职工舞会、体操比赛、演讲比赛,既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内部呈现出一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气氛。

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组织职工广泛开展群众法的劳动竞赛活动和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是瓦窑堡钻采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注重的一项特色工作。公司工会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响应公司的生产大会战,广大钻井和工程开发作业的职工,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各施工队伍经常通宵达旦,昼夜奋战,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险阻,确保了任务完成。广大采油工人也吃大苦耐大劳,以井为家,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公司还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施工队、文明班组、文明安全车辆、文明井场、文明职工”等系列创建活动,极大地调动起了职工的政治热情和工作干劲。

在企业的管理中,瓦窑堡钻采公司坚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指导方针,在切实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完善并坚持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了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这些都标志着公司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效益,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外,企业还注重关心职工生活,大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充分体现了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实施“送温暖工程”中,公

司领导对困难职工进行走访、看望、了解其疾苦,帮助其度过难关,除了向他们救济现金外,还在社会上寻找

门路,帮助困难职工家属揽工,增加收入,解决生活困难,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广泛好评。

采访快结束时,公司石油地质工程师、经理李文山表示:“2002年,我们面临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工作十分繁重,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团结和带领全体职工坚定信念、鼓足勇气、依靠科技、强化管理、苦干实干,为公司的长足发展,为子长经济的振兴和腾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文山的诺言一定会变成现实,这里我们也祝他们好

梦成真!也祝瓦窑堡钻采公司明天更美好!

南玉成 秦石

上篇:没有了
下篇:开拓创新铸辉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3/2002031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3/12/3087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