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自己三十一年光辉的教育生涯,他以艰苦奋斗的业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一次次赞誉,他为宜川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师生爱戴的好校长,他是家长信得过的好校长,他是全社会公认的好校长。他,就是宜川县城关小学的校长,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吴兰章同志。
今年49岁的中共党员吴兰章,从70年代开始干教育工作,先后在牛家佃乡任教育专干,中学教导主任,教委副主任,1994年2月调入宜川县城关小学任校长至今。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吴兰章曾多次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奖励。1973年到1985年曾十次被评为乡级先进教师,三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工作者。1986年被评为延安地区优秀教师,1997、1999年两次被评为宜川县优秀校长,1999年10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省教委、省少工委授予“陕西省关心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好校长”称号。2000年被延安市评为市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延安市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模范奖。2001年被宜川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在如此之多的荣誉和奖励面前,吴兰章没有骄傲自满,停步不前。他认为,党和人民越是给他奖励和荣誉,就越是信任他,他就越要把工作干好。
强化管理的能手
自从1994年到宜川城关小学任校长,吴兰章认识到,作为一校之长,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必须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一个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的管理体系,必须使学校管理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效化。于是,他针对学校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讨论制定了《教职工全员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师工作岗位责任制课时量化考核细则》等制度。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天天有考核,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公布,真正意义走上了规范化。另外,还建立了教师岗位津贴和课时津贴制,把经济杠杆和评优树模等杠杆灵活的运用到了学校管理之中。大大的激发了教师职工的工作热情,焕发了工作干劲,出现了抢着带主课,主动要求加大工作量,争干工作的新局面。使过去请假多,分课难,出勤不出力的不良现象很快得到彻底扭转。
艰苦创业的功臣
1994年,吴兰章走进了宜川县城关小学。院子是坑洼不平,刮风尘土扬,下雨稀泥塘;校舍危房四伏,破烂不堪;设备不但陈旧,而且短缺;办学经费极为紧张、匮乏。面对这些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决心彻底改变学校面貌。他坚信,只要全身心的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一定会度过难关的。在他几年的带领下,学校加强严格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争取得到了上下各级,各阶层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使城关小学知名度越来越高,争取到了资金也逐步到位。县民政局2000年一次给学校资助5万元,烟草局先后资助3万元,延安退休老干部为学校争取经费六万多元等。几年来共争取市县财政、文教局拨款10万元,社会资金13万元。用这些资金,解决了危房,课桌椅短缺,自动教学设备短缺等问题,同时,还在学校筹备建立了鼓号队、秧歌队、体操队、武术队等。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活动条件。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吴兰章带领着城关小学,走出了以前的“烂滩子”,使城关小学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改善。受到了全体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钦佩和爱戴。
充满爱心的领导
吴兰章没有因为太多的成就和业绩,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他认为管理就是服务。一走上城关小学校长的岗位,他就给自己的定位是服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及社会。在这其中,他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
在为教职工服务中,吴兰章始终不忘给教师排忧解难,把同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做,逢年过节,他总要带领着校领导登门看望各离退休老同志,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遇到同志患病,他亲自探望,送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今年春节刚过,他得知远在咸阳的退休老教师曹凤娥住院手术,立即带领校领导亲自探望。感动的曹老师一家人热泪盈眶,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退休教师患病,学校还会这样关怀,真让人不胜感激。
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同志们的信赖和尊重,赢得了学生的爱戴,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许。吴兰章的一生是平凡的,却又是光荣的、辉煌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他将继续在教育这方乐土上耕耘,他要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直到最后一刻。这,便是吴兰章选择的人生无悔路。 (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