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职业》杂志刊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的文章指出,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是就业矛盾尖锐,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据测算,加入世贸组织后能够比加入世贸组织前每年平均增加200万~300万个就业机会,但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的3~5年内,一些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传统行业和农业将受到较大冲击,结构性失业会比较严重。“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新增5200万人,还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城镇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在4000万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超过5%;二是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很大。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的,属“未富先老”,同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老龄化就达到了西方国家三四十年甚至半个世纪才达到的老龄化阶段,社会保障任务相当繁重;三是劳动者职业技能总体水平偏低,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我国的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4%,高级技工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出现“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尴尬局面;四是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协调劳动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入世后,我国的劳动标准体系、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管理手段,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