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培训不考试,给钱就发照,聋子、独腿残疾人也能载客赚钱。西乡县800多辆机动三轮“摩的”奔驰在大街小巷,拉运客人,事故频发,隐患多多,令人担忧。
地处陕南的西乡县城没有公交车,近几年兴起的机动摩托三轮车是来该县旅游的唯一代步工具,随着该县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急剧的增长,用“摩的”载客也呈现出一派“繁忙”气氛。当人们一走出西乡县火车站,就能看见不大的广场上停了黑压压一大片的载人“摩的”。这些车主一见有人出站,便一拥而上,将客人连拉带拽地往自己车上拉,根本不用你分说,有的车主之间为了拉到一个顾客,还吵架骂仗。本来是一件方便客人的好事,但由于未能规范管理,从而引发许多交通隐患。
景观一:聋子开车。正月初五,在县城北大街,记者看到一辆红色的三轮“摩的”上面拉了5个人,“突突突”地冒着黑烟行驶在大街的路中间,左后方一辆小货车鸣着喇叭追了上来,“摩的”驾驶员却闻若未闻,依旧悠闲地行进在路中间,小货车急了,启动让人吓一跳的气喇叭,副驾驶还使劲地拍打着车门。“摩的”乘客中有人拍了一下该驾驶员的肩膀用哑语打了个手势,这“摩的”才不高兴地让开一马之地。
景观二:独腿开车。当日下午,记者在县城东渡河边,一位开“摩的”的沿徒坡向下驶来,只见他一手扶把,一手紧拉着原本是用脚踩的刹车装制(私自改制),右边的空裤腿晃晃悠悠地甩荡着……里面还坐了4个人。看得人目瞪口呆。
景观三:醉汉开车。这里的人最爱喝酒,开“摩的”的司机也不例外,记者采访时看到,在等客时,这些“摩的”车主便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喝起随车带的酒来,一有生意,开车就走,甚至还有的人一边开车一边喝一口他们说是“解渴”的啤酒。
景观四:轮流开车。正月初六晚上,在该城电影院门前,前头一辆“摩的”一不打转向灯,二不打手势,截头猛拐,被后面一辆“摩的”撞上翻车,还伤了人,开“摩的”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听她讲,她家一台车,只有老公有执照,她也会开,有时忙了,15岁的儿子也能顶一下,今天是她男人喝多了,她才遇上了这件麻烦事,不过都是私下解决,给点钱了事。
按规定,残疾人车辆是不准载客搞营运的,而且营运车辆要“三证”齐全。尤其是驾驶员,要经交管部门,进行严格体检和交通法规、驾驶技术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发给执照,但是在西乡县这些却全走了样,县上把机动三轮车归口县交通管理部门管,交管部门给办照时,从来就没有培训过,交800多元钱,就给发照,你就可上路拉客营运了,至于乘客的安全,则全凭你自己的造化了。
据该县医院的一位医生介绍,平时到县急救中心外科就诊的多为机动摩托交通事故所致,正月初三一天就有三次流血事故,一人还断了一条腿,都是“摩的”惹的祸。 本报记者 龙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