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满大街的宣传标语,各式各样的维权活动,将“3·15”渲染得五彩缤纷,在这个“消费者是上帝”的日子,人们更企盼天天“3·15”,企盼堵住流向市场的假货,企盼……

聆听“上帝”的心声

2023年10月15日

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就这样轰轰烈烈地来了,然后又急匆匆地过去了!

为了给“上帝”营造出一幅节日气氛,工商部门突击打击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集贸市场行动;物价部门要求商业企业“诚实规范标价,反对价格欺诈,加强价格自律,促进西部开发”;质量监督部门也加大了各项监管力度;各级消协组织更是列举投诉案例、公布投诉热点、倡导“科学消费”……

3月13日,近10吨假冒全国各地名优品牌的种子被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莲湖分局当场查获。也就在当日,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暨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市工商局主办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维权展示销毁活动在西安市北郊举行,400余万元假货付之一炬。

3月15日,伴随着西安市东郊马腾空垃圾场上近两万件假冒商标卷烟喷出的滚滚浓烟,省工商局、省消协、省物价局等部门及大小商家,也正在西安繁华地段举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据有关方面统计,约有5万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不到中午,西安市消协准备的6万册《科学消费手册》和10万份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就发放一空;省质监部门更接待群众咨询2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5万份,当场解决325件投诉……

“3·15”系列活动的确给消费者当了“上帝”的滋味。然而,在一片歌舞升平的赞美声中,我们还是听到了许多消费者焦急、气愤和企盼的声音。

来自渭南市合阳县一位农民向记者反映,伪劣种子造成农田欠收甚至绝收;假冒伪劣农机配件坑农害农;化肥、农药、饲料、农用地膜等农用物资质量问题严重;电费、灌溉水费、电话费、医疗费等收费不合理;还有在城市无处藏身的假冒伪劣生活日用品也倾销到了农村。可这些多半没人管,于是,广大农村成了假货流行的重灾区。

家住西安市北郊张家堡的赵先生则对焚烧假冒伪劣产品提出异议,他认为此举不仅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他对有些部门为商家大肆鼓吹的作法有看法,向消费者推荐这推荐那,结果是虚假宣传坑害了群众。

在“3·15”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许多消费者都是特意赶来投诉的,投诉材料早就写好了,一位张先生说,他等今天已经有大半年了,因为这一天好办事,这不,曾经折腾他十几回的事,一会功夫就解决了。另一位王女士则忧虑地表示,为了她的漏雨房,她已经参加了三年的“3·15”了,可每年都是答应好好的,一过这天,就再没人理睬了,在她的概念里,眼下这种形式主义也是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原因之一。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为“教师向学生宣誓”叫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3/20/3089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