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频率快  间隔短 强度大

沙尘暴再度拉响生态警报

2023年10月15日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唐诗中描写西域边塞风光的名句。2000年3月以来,数场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从北京到江南,着实让久居都市的人们领受了一番塞外沙尘暴肆虐的味道。

3月20日清晨,推开窗门早起的西安人,迎来清晨的第一声问候是风的吼叫,受新疆北部过来的一股强冷空气影响,今春第一次大风降温和扬尘天气降临古城。

其实,这种天气对西安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2000年全国发生了大约10次沙尘暴天气,就有四五次影响到西安,去年明显影响西安的沙尘暴则更多。每当沙尘袭来,便出现浮尘、扬沙天气,轻者遮天蔽日,重则飞沙走石,城市变成灰蒙蒙一片。频频袭来的沙尘不仅给西安人的工作、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西安尚且如此,作为风暴区内的陕北可想而知。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近20次沙尘暴天气,我省的陕北等地都是主要的受灾地区。

专家指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除与冷气团过境有关之外,人为的强度经济活动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盲目开垦等是主要原因。

以我省为例。我省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省。据1999年监测,全省有沙化土地140万公顷,流动沙地20万公顷,14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受到风沙危害。同时沙化土地还在以每年3900公顷的速度增加。特别是榆林市,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沙漠化出现了加剧的趋势。

当然,沙漠化并非我省一家,而是整个西部一个恶性循环过程。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大面积扩展和程度的逐渐加剧,作为沙漠化主要标志和突发事件的沙尘暴出现了频率快、间隔短、强度大的动向。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近五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年均发生次数呈逐渐增加之势,20世纪50年代共发生过5次,60年代为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代23次,而2000年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可以说,沙尘暴再度拉响了西部生态警报。

对于预防沙尘暴,专家们指出,必须停止向沙漠要粮食、要燃料、破坏沙漠生态系统的行为;停止劳动力移民,实行科技移民;封育植被覆盖率较高的草原,严格控制沙漠边缘的土地开发;尽快治理绿洲内的零星沙地,通过控制人的行为达到控制尘沙暴的目的。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旅游开发切忌乱“圈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3/22/30908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