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中院工会成立于1999年12月,现有会员143名,占全院职工总数的95%,与市上其他国家相关工会相比,该院工会组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年龄结构低,二是文化素质高。他们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中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以及广大干警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法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优良的司法保障,已成为事关审判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中院党组认为,人是搞好各项工作的最根本因素,只有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才能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所以必须发挥工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院党组为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丁成年院长多次现场解决工会活动场地问题,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针对近年来,案件增加,任务加重,工作节奏加快,审判人员长期超负荷运转。为了缓解干警繁重的工作压力,并为他们学习业务与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有利条件,该院工会积极创建“职工之家”活动。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中院党组果断决定,腾出10间房子作为职工活动基地,并积极筹措资金,购置了许多健身娱乐器材及大量图书、报刊,开设了健身房、乒乓球室、康乐球室、棋牌室、绘画室、图书阅览室、信息资料室等,还组建了球类、田径等群众运动队,经常开展业余体育活动,既缓解了干警压力,又极大地丰富了干警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大家的思想情操,有力地促进了全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院工会协同党组,从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问题着手,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和基建办公室,千方百计启动了安居工程,使干警们看到安居的希望。他们还成立了伙食委员会,解决单身职工吃饭问题,使其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安心地做好工作。
为了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工会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去年上半年举办了“工行杯”迎七一乒乓球邀请赛,开创了近几年市直机关联赛的先河。下半年组织全市两级法院参加的“法官礼赞”文艺晚会,盛况空前,反响热烈,各界人士称赞不已。年底又组织了拔河比赛等冬季群众体育赛事,充分展现了榆林中院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结合市委开展的集中整顿机关作风以及本院开展的营造文明办公环境、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推出文明用语30条。配合市法官协会邀请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政法大学、对外贸易大学三位法学博士,对干警进行了法学理论、WTO等专业讲座。此前,他们还组织业务精通的老法官下基层法院,对干警们进行集体培训。建党80周年前夕,工会与有关部门一道组织干警到延安参观,今年,他们又组织了一次法官职业道德知识竞赛,使干警们在轻松娱乐与学习当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
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榆林中院工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增进了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去年6月,工会与政治处倡议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干警们踊跃捐献了大量现金和衣物。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丁成年院长等党组成员以及政治处、工会负责同志,先后多次分别来到绥德、横山、榆阳等县区,看望了下岗职工、农村群众和残疾人,给他们送去了大家捐助的现金和物品。2001年12月,工会再次发出“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的倡议,募集了6000多元现金和近百件衣物,又由丁院长带队送到横山县顾兴庄村贫困村民手里。新年刚过,韩锦伟副院长带领副县级以上干部前往农村、城镇,把几千元钱和大米、面粉、衣物送到贫困农民和下岗职工家里。截止目前,榆林中院共拿出现金2万元和衣物近200件,帮扶了50多家困难户,给他们送去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鹰翔。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引下,在法院党组正确领导下,榆林中院工会表示要加倍努力地工作,为促进审判工作和法官队伍建设再立新功,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