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阳
今年2月6日,西安洒金桥回民坊的居民区出了一件轰动事情:陕西省军区司令员马殿魁、政委雷星平、政治部主任史仲才三位将军前来为西安石油化工总厂回族工人石志光拜年,随后几天里,又有20多家驻军单位的领导、官兵和地方领导来到石志光家看望慰问,令回民坊的居民既稀罕又羡慕。
一位普普通通的回族工人,何以受到军队首长和地方领导这般重视?答案并不难找,沿着石志光23年来走过的拥军路,人们看到了平凡之中蕴育的伟大。
拥军只为一句话
今年54岁的石志光,从小对解放军有着崇敬之情,想当兵一直未能如愿。后在陕西省印刷厂参加了工作。文革中,年仅18岁的石志光因保护被造反派揪斗的厂领导,亦被关进牛棚毒打,当他奄奄一息时,驻厂军宣队的焦队长救了他,又想办法调他到西安石油化工厂工作。临分手时,焦队长还送给他几十斤粮票。心怀感激的石志光致谢时,焦队长告诉他:“真要感谢,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解放军。”为了实现对焦队长的承诺,石志光走上了一条执着的拥军路。
打那以后,只要看见军人有困难,石志光就上去帮一把。为小战士修补爆胎的自行车之类的小事数不胜数。他家附近驻有某部仓库,官兵生活单调,石志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起自己在剧团时学过放映,何不为子弟兵放电影呢?那时他还没结婚,月工资只有44元,拿出积蓄不够,把预备结婚用的钱都取出来了。买了一部旧放映机,租了片子,兴冲冲走进部队大门。石志光清楚地记得那一是1979年3月5日,放映《雷锋》。映前,他特意播放了自制的30余幅幻灯片。“当向雷锋同志学习!”“亲人解放军是咱回族兄弟的贴心人!”出现在观众眼前时,全场掌声雷动。
和某仓库有了联系,下班后,石志光又骑着那辆“永久”奔波于其它部队。刚开始,被人误解过,连门都不让进去。他就一次又一次地跑,真诚和执着感动了驻军,一家又一家的大门朝他敞开。石志光一次又一次免费放电影、为战士送食品、送书、谈心等等。渐渐地,他的脸成了“通行证”,哨兵见他来,亲切地问寒问暖,帮他推装有拥军物资的三轮车。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