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农民的贴心带头人

——记太白县塘口村村委会主任张存喜

2023年10月15日

“秦岭深山雇工忙,鲜菜乘机销四方,楼房换了茅草屋,高档家电进新房”,是如今塘口村真实的写照。

太白县塘口村共有179户760人,这个过去因贫穷出名的村子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1997年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0元,成为全县第一个电话村、蔬菜专业村、小康村和万元户村。省市领导程安东、庞家钰曾多次考察该村,对其做法表示肯定。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他们的好带头人——村主任张存喜同志。

1985年,28岁的张存喜担任了塘口村村委会主任。面对长期吃返销粮的穷山村,他夜不能寐,思索着全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认真分析北村村情的基础上,他和村委会一班人提出了“塘口村要变样,特色项目是方向,气候恶劣又何妨,发挥优势理应当,不毛之地变宝地,绿色蔬菜势头旺”的工作思路。世代以种粮为生的农民要改行去种菜谈何容易?于是他诚邀凤翔彪角镇科技致富户和北村靠种菜致富的农户现场给群众讲解经验,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就在身边,群众才相信了。这样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很快得到扩大,一些撂荒地复耕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随之加快。当他们试种的西兰花每亩收入达1万元时,全村沸腾了。这些蔬菜通过飞机销往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并远销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小山村由此声名远扬。为了解决路难走、过磅难等问题,村上先后投资近40万元修建了16km的沙石路,投资9万元架设了混凝土桥一座,通到田间地头。张存喜自费购置了地磅。自筹资金25万元建造了库存36吨的冷库,解决了蔬菜过秤和保鲜问题。针对近年来北村新建住宅增多的实际,张存喜及时聘请城建部门搞好全村规划,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他们在姜眉公路边修建了一个面积为3600m2的蔬菜批发市场,使销售环境进一步改善。抽资15万元安装了130门电话,解决了信息闭塞问题。为村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是张存喜的为官之道。卖菜难是群众最担忧的事情,为了使群众辛勤的劳动变为收益,他三次自筹资金到南方考察市场,联系销路,经过一番奔波最终和四川、广州、上海等地建立关系,签订合同。目前,全村蔬菜面积发展到4000亩,年收入达300万元,种菜户每年最高收入达6万元。为确保村民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组建了“太白县康华无公害蔬菜有限公司”,申请了“太白山”牌商标,重点发展“订单农业”,使蔬菜生产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张存喜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率领村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他们紧抓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大好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积极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她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宋健)

上篇:七一〇三厂启动网络工程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3/2002032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3/27/3092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