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康市积极探索贫困地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医疗费浪费严重、单位负担畸轻畸重、困难职工医疗费难以解决等具体问题。据了解:截至目前,安康市医疗参保单位已达1825户,职工103803人,占应参保职工总数的100%。
安康市所辖九县一区,其中有国家级贫困县7个,省级贫困县3个,属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安康市在探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不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本地区贫困的特点,由市社保局具体施实操作,适当调整征缴比例,做到低标准起步,广覆盖实施,针对困难乡镇及企业,按规定征缴比例参保有困难的实际,经调查测算及时出台了困难企业,乡镇人员参保办法,允许他们适当降低单位缴费比例,个人2%暂不缴纳,运行初期不建个人帐户,只搞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较好地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参保问题。他们还针对医改运行中医院与病人费用结算过慢,住院病人费用结算时间过长等问题,及时调整为由社保部门先向定点医院预付一定比例的周转金,由医院与病人在出院时直接办理结算手续,随后再与社保结算。即方便了参保病人,也使医院加速了资金周转的速度。他们针对定点医院在使用医保药品目录外用药方面有控制不严的问题,及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各医疗机构应控制在参保患者医疗总费用的15%以内,最终控制在10%以内,超出部分由社保部门在预留医院年终结算费用中扣减,有效地限制了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的增长,降低了参保患者的自付比例。
安康市探索出贫困地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路子,为困难企业及企业的职工解决了具体问题。如安康市运输公司老职工多,企业效益不好,负责医保工作的李红梅告诉记者,公司以前没参加医保,一年的医药费高达近百万元,企业无力负担。去年缴医保费40多万元,而实际享受医保费高达60多万元。市社保局的阎立岗科长告诉记者:退休职工任新安做心脏搭桥手术,两次住院花费18.2万元,按规定为其报医疗费用11.3万元。这对一名普通职工而言,真是帮了大忙。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