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可异“惜缘”变了味

2023年10月15日

也然

从“文革”中过来的人大概都还记得一句领袖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到了今天,却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也许是时风使然,也许是对“文革”的一种反动,在许多场合、许多单位,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因为有缘分,走到一起来了”。于是,“惜缘”成了人们做人处世的最高境界,一些领导干部在对下属讲话时也把“惜缘”奉为圭臬。

不错,在人群的汪洋大海中,几个出身经历不同、性情爱好各异、过去根本不曾相识的人能够从天南地北走到一起,或同朝为官,或同室共事,或同台唱戏,或同一个锅里搅勺把,这确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应该十分珍惜。

堪忧的是,生活中却有一种变了味的“惜缘”。在所谓“惜缘”的外衣下,不讲原则,不论是非,仅仅为了“缘分”,公道不要了,正义不要了,甚至连作人起码的道德底线也不要了,或者是违心,或者是无奈,自觉与不自觉地维护着表面的一团和气,遮掩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甚至不惜为“尊”者讳,为罪者隐。在这种“惜缘”思想的左右下,许多地方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庸俗化了,出现问题时绕道走,发生困难时躲开去,大家都在做“和事佬”,万事谨慎少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该办的事情不办了,该提的意见不提了,战战兢兢维持局面,嘻嘻哈哈消磨时光。如此“惜缘”,最后丢掉的是发展的机遇,贻误的是公众的事业,而表面的、虚假的平和局面却并不见得会长久,有许多乱了的班子、倒了的单位的例子正可以说明这一点。

“惜缘”是由人的内心生发出的一种高尚行为,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基础上的人与人友好相处的一种积极态度。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共同的事业基础,没有相投的志趣爱好,没有以平等为根基的真诚相待,所有表层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也是无“缘”可“惜”的。

因此,“惜”什么“缘”,怎样“惜缘”,是大有学问的。上述的那种不讲公道、不要原则的“惜缘”实在是要不得的,各位朋友当思之。

上篇:奖励师傅带徒弟
下篇:乾县县城出现个体公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3/29/3093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