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戴小平 薛燕 王书强
2002年,安康公路局抢抓国家西部通县公路国债项目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在秦岭深山长达151公里的国道210线上摆开战场,打响了通县公路工程攻坚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西万路通县公路工程紧张开展“百日会战”的高潮,6月8日至9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袭击了秦岭深山,宁陕县遭受了从未有过的洪水灾害。倾刻间,秦岭山中的西万公路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交通全线中断,100多辆汽车滞留于旬阳坝、江口、广货街,1000多名旅客被困其中。人流、物流、信息流陷入瘫痪……
“灾情就是我们的命令”
6月8日,安康公路局工程处第一施工队从西万路肠子峡工地收工归来,领工王连彪让两名工人留下来守候工地没有用完的水泥。6月9日凌晨2点多,王连彪见雨更大了,心急如焚,就起床去工地巡查。他刚上路就听到咆哮的山洪震耳欲聋,用手电一照,看见河水马上就要漫上公路。他赶快让民工撤离,来不及通知其他施工队,就打开手机通过114查寻台得知安康防汛办的值班电话,拨通后报告市防汛办的同志:宁陕广货街发大水了,灾情十分严重。这时,广货街已陷入一片汪洋之中。王连彪把水灾第一信息及时传到市防汛办后,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通知宁陕县,赢得了抗洪抢险的主动权。
工程处第五施工队50名工人驻扎在73K路边两个工棚里,9号凌晨1点他们还在为白天刚打好的水泥路面收浆,工人们刚刚入睡。领工王化平见河水猛涨,通知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前面的公路已被洪水淹没,后面的水势越来越大,他们就从背后山岩上往上爬。50名工人爬行几个小时来到长安县大坪农户家安顿下来。王化平把50名工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他自己的一辆125摩托车和5000元现金在洪水中化为乌有。
9号凌晨5点多,安康公路局西万路通县公路工程项目办会议室已是灯火通明。值班室电话正逐一拨往各施工队,传达项目办防汛救灾紧急通知。项目办主任、副局长徐建国正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徐局长说:“大灾来临,项目办就是公路抢险救灾指挥部!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我和副主任刘新文、曾毅带队,向北挺进;一路由副主任薛燕带队向南挺进。查看灾情,指挥抢险,现在出发!”……
市委书记宋洪武在抗洪救灾会上说,宁陕水毁安康公路局有两个第一,第一个给市领导报信,第一个调查清楚了西万路的水毁损失。对安康公路局的抗洪救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
“救灾就是我们的天职”
宁陕“6·9”暴雨洪灾为200年不遇的不可预测、无法抗拒的、毁灭性灾害,给宁陕县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安康公路局养管的、正在施工的国道210线西万路造成1.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灾害发生后,驻扎在宁陕境内的2500名公路施工队伍和宁陕公路段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之中,安康公路局局长何全钧、生产科长尹行厚10日晚从紫阳洞河经安康赶赴宁陕亲自指挥抢险救灾。副局长罗会仪随安康市副市长高怀德绕道由旬阳、镇安、柞水赴广货街抢险救灾。安康公路人成为宁陕“6·9”洪灾的抢险救灾主力军。
6月9日凌晨3点后,宁陕广货街电力、通讯、交通全部中断,围困在这里的轿车40余辆,旅客1000余人,沿着河边居住的居民纷纷撤离,洪水已进入镇政府二楼,驻扎在这里的安康公路局工程处第一施工队,启动柴油发电机,街道上出现一片光明。40多名公路人自觉投入抢险救灾之中。他们帮助居民把电视机、席梦思、衣物、粮食转移到队部的房间,扶老携幼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直到早晨6点才结束。
工程处第四施工队驻扎在月河梁大山两面的大堰沟道班和长坪道班。6月9日凌晨5时许,大堰沟的人们还在酣睡之中,山洪凶猛地扑下山来,泥石流窜入大堰沟村,9户村民房前屋后一片汪洋。这时,住在这里的领工王军迅速起床,沿着公路边跑边喊:“泥石流下山啦!泥石流下山啦!”76名施工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跟着王军朝最近的村民黄炳学家奔去。他们救出黄炳学家60多岁的老人和一名小孩,抢出一台29寸彩电和一套音响。就在喘息的间隙,王军看到洪水和泥石流沿公路而下,肯定是涵洞堵塞造成,村民黄吉星就住在那里。他随即带人趟着洪水和泥石流向黄吉星家扑去。王军与道班班长王开忠、技术员徐长城等人冲过泥石流救出被困在屋内的80多岁的老人、黄吉星夫妇和儿子,然后,抢险人员排成一行,挺在屋前导流,其他人员搬来石头、树木、砂包排水,黄吉星的房屋得救了,至此王军共救出了14人。
长坪道班住着四队10名工人,队长胡裕成也住在这里。9号早上5点多,洪水已上公路,道班两边山上泥石流已经下来,冲进道班院内,冲垮了围墙。胡队长立即组织工人撤离,装械机在前面开路,一辆吉普车坐有7人,趟着2尺高的洪水开出去。道班班长叶发根还没撤离,洪水继续上涨,司机张贵猛再次开着吉普车来到道班,并沿线呼叫村民撤离,当他发现附近刘家母女还没撤离时,赶快把她们接上车全部转移出去。
工程处一、二、四、五队在奋力抢救群众生命财产的同时,三队全体工人在队长杨统果的带领下正奋力抢救处上的国家财产。三队负责全处的拌和材料供应,工程处90%的机械设备都放在拌和场内。6月9日凌晨三点多,杨队长听到河水咆哮声,翻身起来,过桥后来到拌和场,这时,洪水已接近拌和厂场坝。他跑步回去敲开所有的门,迅速组织60多名工人投入抢救机械设备之中。他安排一台装载机用石料围堰防止洪水进场,其他人员将能移动的车辆、机具全部转移,洪水眼看着就要进场,他下令不要围堰,将装载机开走,命令电工王来顺向供电站跑步前进,立即将4千伏高压电闸关掉,以防万一。同时,带领工人用铁丝把大型机械绑牢捆死。正在控制室值班的陈昭勇眼看价值几万元的三台电子杆将被洪水冲走,他不顾一切抢上一台就往外跑,而自己的衣服和1000元现金被洪水冲走了。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他们抢救出一台装载机、一辆水车、一台摊铺机、三辆大卡车、三台压路机和部分小型机具,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通路就是我们的目标”
宁陕以北长达100多公里的道路全部中断,通路成为各级领导和灾区人民最大期盼。安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牵挂着西万路,副市长高怀德绕道从旬阳、镇安、柞水前往广货街,副市长李铁兵跋山涉水赶往江口镇,省公路局党委书记岳培生从户县经地方道路来到江口镇,省公路局副局长卫英才4次深入西万路……
安康公路局局长何全钧、副局长徐建国给两个工程处下达命令:昼夜奋战,全力投入公路抢修,务必在6月20日前修通便道,让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进得去,让省市领导安全抵达灾区。两位局长和生产技术人员亲临抢修一线,指挥战斗。一场公路抢修硬仗从6月9日开始打响。
6月9日7时,项目办徐建国、刘新文、曾毅等带领装载机赶赴抢修一线,经过两个小时抢修,上午9时已翻越平河梁,刚下第一个弯道,便发现宁陕县委书记王一栋带领的救灾人员被困在这里,已是进退两难。徐建国指挥装载机前去营救,把县上的车辆及人员送出危险地带。这里,他们浑身都湿透了,车辆及人员再也无法前进。
工程一处紧急分工,处长胡仁兴负责旬阳坝以北所辖路段,副处长谭世贵负责旬阳坝以南所辖路段,并做好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工作。胡仁兴带领4名技术员步行21公里来到旬阳坝,动员全线工人投入抢修公路。近千名工人不顾自己的财物被洪水冲走,早上5点起床,中午送饭到工地,晚上八点收工,一天要干15个小时。胡处长从129K至145K16公里段内每天往返4、5个来回,在多达上百个施工点上奔波。
副处长谭世贵带上两台装载机,坚守在抢修工地。146K+200m冲基冲断了100多米,半边山都不见,大块大块的水泥路面被冲在河水中央,公路成了河道。何局长、徐局长亲自来这里督战,开山放炮,开出一条便道来。两台装载机、四辆大卡车、150多人攻战3天,用去1吨多炸药,开出土石方15000余方,终于将便道修通。同时,谭副处长又要保障后勤供应,人背肩挑,步行运送柴油、机油1000多公斤,炸药1吨。给工地送饭的工人每天步行30余公里,住在135K施工队,工棚被洪水冲走,粮食、蔬菜全没了,一道河流将他们隔在对岸,送饭的人无法过河,就将馒头与小石头包在一起,扔向河对岸。
工程处第四施工队,在队长胡裕成带领下,从9号开始抢修公路,当天下午就将115K—127K公里路段抢通。10号将队伍开赴大堰沟抢修公路,这样使救灾人员和物资可以通过他们的车辆运送翻过月河梁。队里的两辆车每天要送人、送物翻越月河梁7、8趟,3天之内,吉普车的3条轮胎跑坏了。
6月11日,副市长李铁兵从月太路步行来到四队所在的长坪道班,要求四队集中人力、物力抢修月太路,打通通往宁陕县城的另一通道。工程处处长罗志勇亲自前来指挥抢修月太路,调集3台装载机、两台空压机、5辆大卡车、两辆拖拉机,组织200余人开始抢修。几百斤重的空压机,他们用木杠往过抬。在他们抢修的3.5公里路段中有300米连路基都没有了,他们开山、放炮用去炸药500多公斤。在抢修现场,宁陕县财政局刘局长、农业局刘局长、旬阳坝镇王镇长都在此参战,当他们看到公路人仅用两天半时间就将3.5公里路抢修好,感叹地说:“还是正规部队能打硬仗!”
从6月9日开始,在西万公路100余公里的水毁路段上,安康公路人全力以赴,奋战8天8夜于6月16日下午终于将西万路抢通,比预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4天。这不仅为北区运送物资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而且为加速恢复沙小路、旬铁路,推进全县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此,宁陕县抢险救灾指挥部决定,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特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