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这把老骨头为铁路而活

2023年10月17日

烈日当空,黄沙满天,这是延安榆林地区盛夏的典型景致。但是在铁路的两旁,却能依稀见到几位身穿黄马甲,背上背着沉重工具,正在养路的铁路工人。他们就是坚守在神木—延安铁道线路上最艰苦的一段(K105+939—K276+983)西安铁路集团公司榆林工务段的工人们。

榆林地区临近毛乌素沙漠,是陕北沙化较为严重的地方,在那里很多地方没水,没土,寸草不生。养路队驻扎在深入沙漠几公里处,职工的吃穿住行都十分困难,在那里,看不到当天的报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一周甚至几周才能开一次荤,想要洗个热水澡得跑上几十公里路,路费比澡费高出几十倍。在那里,工人们都是早出晚归,早上带两个干馍出发,一根一根铁轨一路巡查从不松懈。

渔河阎庄则工区班长周秀春今年30岁出头,别看年纪轻轻,可是个“老铁路”。起拔捣养,样样在行。今年五月份轨检,正巧媳妇生小孩,家里人打电话几次催促,他都说现在工作忙,走不开,再等两天。他能等,孩子可不能等,媳妇马上要生了,丈夫不在家,可把老丈人给急坏了,亲自来到段上找领导,结果在路上把脚给扭了,躺在了医院里。领导这才知道,为了铁路周秀春一直没有给上面提说此事。领导对周秀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我是班长,最近工作又这么忙,铁路上实在离不开咱,我只有舍小家为大家了。”最后还是在领导的“威逼”下回家了一趟。

曹家伙场高级技师郭东梁,今年55岁了,每天还坚持跑现场,风吹雷打也不动。有一次沙漠上刮起了六级大风,漫漫黄沙铺天盖地,这种天气,一些年轻职工都畏缩了,不想去巡道,郭师傅把大家集到一起,说:“我们现在担负的责任很重大,越是恶劣的天气,就越要出去,我们必须要保证列车安全通过。”说完,他背上工具冲了出去,当时风沙弥漫,可见度只有五六米,眼都睁不开,一张口说话就满嘴是沙,郭师傅他们硬是用手摸索着一根一根地检查枕木,一个个地拧松动的螺帽。事后有人问他你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这样拼命,为了啥?他笑着说:“为了列车能安全通过呗!我这把老骨头,就是为铁路而活着了。”

■钟泽华

上篇:失业人员再享五项优惠
下篇:满怀深情跑“低保”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7/2002070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7/08/3225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