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姑苏城外寒山寺

2023年10月17日

□文/苏杰

到苏州,如不到寒山寺,则不算苏州客。因为,寒山寺和苏州园林一样,都是姑苏的象征。

也许是受毛宁《涛声依旧》这首走红歌曲的影响,来寒山寺参观的游人有增无减。据该寺守门的年轻师傅讲,自1992年《涛声依旧》在全国流行以来,到寒山寺的中外游客增加了三成以上。黄墙绿树、庄严幽深的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枫桥镇,创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寒山子曾在此当住持,遂改名寒山寺。现存建筑均为清末所建,解放后又进行了两次全面修建,古寺焕然一新。唐朝诗人张继当年途经寒山寺,满怀旅愁触景生情写下了《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诗韵钟声,脍炙人口,寺以诗名,传播中外。历代名人如韦应物、岳飞、陆游、唐寅、康有为等先后到此,并留下了不少题咏寒山寺的诗文碑刻。

逝者如斯夫。张继所咏的古钟早已失传,现悬于大雄宝殿右侧的一对铜钟,是日本明治年间,山田寒山特为寒山寺铸造送来。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每当除夕之夜,众多日本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辞旧迎新的钟声以为祥瑞,祝愿新年风调雨顺。流连于寺内,只听见钟声悠扬不断。据说这是古寺为满足游人要求而开设的付费撞钟项目,倒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光顾。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应寒山寺之请,手书《枫桥夜泊》诗一首赠给寒山寺,并自认是晚年书法的得意之作。大师曾有等古寺将手书刻碑揭幕之日来寺院的愿望,可惜大师却在万众惋惜之中以百岁高寿告别人世,成为寒山寺一大憾事。如今,遗泽仍在,诗韵依旧,该也寄托着人们对一代宗师由衷的怀念吧。“带着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这首根据《枫桥夜泊》诗意而创作、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曾风行于华夏大地。此刻,驻足枫桥边,听情愁和旅愁谱成的《涛声依旧》,将目光停留在人去船空的乌篷船上,又是一番怎样的心境?

上篇:广告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7/200207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7/10/3226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