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将来要干什么,先要有自立的本事,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航天集团7414厂工人技师庞勇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庞勇三十出头,个头不高,墩实憨厚,戴一付眼镜,说话语调不高。问起“当工人如何体现自身价值”这一话题时,他沉思片刻,语调坚定:“在于你的产品质量是否达到了要求,生产上是否创造了效益。”我又问:“你觉得当工人吃亏吗?”他摇摇头说:“不。但以前不这样想。”
13年前,庞勇从技校毕业进工厂,起初还能踏实工作。后来经商热、文凭热搅得他心里也不安宁。认为:当工人不吃香,没劲。他一心要拿文凭,参加了自学考试。考了一半,他见那些有门子、有路子的人到机关科室,工作轻松,为此心里也很不平,也萌发外出闯一番的念头。可他深知没一技之长,如何生存?“学技术、学本事,学会自立,我就不信干不出个名堂来”,庞勇决心已定。
有一段时间,庞勇的车床坏了,车间让他今天在这台车床上干,明天又在那一台磨床上干。不同的床子,不同的师傅,为他增长知识开拓了渠道。以前,他还自以为很有本事,技术不错。经过与他人交流,深感技术知识的匮乏。他虚心好学,不懂就问。别人干,他认真看,然后实际操作。这对他的技术提高很快,车、铣、铇、磨、钳他都行。大车床、小车床、数控床,他都会操作,从中也找到了无穷的乐趣。一次,工厂来了一批数量比较大,体积也比较大的加工部件。庞勇连续加工了100件,一次交检合格率100%,优质品率达9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张庆伟接见他时说:在质量不断下滑的形势下,一名年轻工人连续干100台壳体,未见质量问题,这是很不简单的事。
庞勇深有感触地说:一名普通工人能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说明社会对工人是很关心的。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心高气傲,不要怀才不遇,只要踏踏实实干,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真才!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