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下旬,豫北平原乍晴乍雨。
国家重点工程——500千伏新安邯工程Ⅲ标段工地,铁塔高耸。
一辆依维柯,一辆客货车,缓缓驶进Ⅲ标段项目部所在地鹤壁市。
陕西送变电公司职工艺术团来了!亲人们来了!送电工挥舞着双臂,高声欢呼。
500千伏新安邯工程是连接华中、华北电网的大动脉,通过竞标,陕西送变电公司承建新乡—邯东紧凑型输电线路工程。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发扬“敢打硬仗,争创一流”的陕送精神,战胜恶劣的施工环境,安全文明施工,受到国电公司有关方面的称赞。与此同时,“家里人”更没有忘记他们,作为施工现场“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节假日送欢乐”的组成部分,职工艺术团就是带着陕送领导和职工家属的深情厚意,行程近千公里赶来慰问演出的。
6月25日晚,大雨刚停,新安邯线首场慰问演出在Ⅲ标段项目部驻地——鹤壁市淇县高村镇绿邦大厦的前院内举行。一块露天平地上,灯光通明,欢声笑语使这里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小板凳上、地上、围墙边,或坐或蹲或站,挤满了数百名陕送职工和当地老乡。音乐响起,演出开始,独唱、歌舞、小品、诗朗诵、陕西快书等十多个自编自演的节目,博得阵阵掌声。项目部副经理杨春宏及几名职工的即兴表演,更是将演出气氛推向了高潮。演出结束,项目部负责外协工作的宗振龙师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几句乡音那堪闻,轻歌曼舞百感生。冲天铁塔写奇志,映地彩虹谱豪情。太行难隔终南路,黄河常舞渭滨风。休说人在千里外,月儿还数故乡明”的佳句。
6月26日晚,在陕送101队驻地鹤壁市耿寺镇演出,场地在耿寺中心学校前的老乡院场上,汽车停在旁边,挂上帷幕便成舞台,老乡腾出堂屋供演员换服装。台前、幕后、房上、车上、石堆上挤满了上千观众。演员们声情并貌的精采表演使观众着了迷。老艺人王海荣演小品《腊月天》中的铁蛋他爸,演到最后老爸对在外施工的儿子的殷殷关切,他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台下我们的职工也跟着掉泪。负责带团演出的工会办公室主任申震洲不无自豪地说:“咱们的节目都是自编自导自演,它的作用可真不小,凝聚职工,鼓舞士气”。
6月27日晚,受新安邯线江西监理部之邀,艺术团赶往安阳市演出,由于天雨,演出只好在监理部附近一菜市场的大棚下进行,正在其它标段施工的辽宁送变电公司等单位也前来观看,演出前,范先盆总监就激动地表示:“陕送是送变电同行中的佼佼者,陕送艺术团是一支活跃在施工一线的文艺轻骑,这次演出,送来的是对新安邯线的情,对送电工的爱,更加深了我们同行间的感情”。演出过程中,狂风大作,暴雨袭来,气温骤冷,演员们冻得瑟瑟发抖,可一登上台,却什么都不顾了,只一门心思把节目演好,令观者大受感动。
艺术团不顾疲劳,连续作战,每到一处,都和职工们打成一片,台上台下亲如一家。在豫北平原掀起了一场送变电人的塑形风。7月1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陕送职工艺术团和河南送变电公司联合在郑州演出,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展示了陕送人的风采,增加了同行业间的友谊。演出最后台上台下共唱《20年后再相会》,河南送变电公司党委书记冯泽光兴奋地说:“20年相会太久,最好明年你们再来”。
7月3日,历时半个月的慰问演出暂告结束。陕送职工艺术团虽然回到了西安,可留在豫北平原的深情厚谊,却会久久地激励着陕送职工在新安邯工程施工中勇创佳绩,会深深地在当地及同行间留下陕送人热情豪放的精神面貌。对此,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工会主席樊光波一语中的,“国有国魂,民有民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的凝聚力之所在。经过多年努力,陕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基本摸索形成了‘塑形(塑陕送之形)、铸魂(铸陕送之魂)、育才(育陕送之才)、谋道(谋经营之道)、造势(造企业氛围)’的‘陕送文化’模式,职工艺术团就是这种文化的传播载体之一。” 文/刘公望 摄影/阴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