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采访轶事

2023年10月17日

(散文) □文/曾茂辉

到小溪采访老安,已经是下午三点了。站长小杜在站台上迎住我,把我领进车站旁边的小饭馆。“晓得你在车上吃不到饭,”他当局劳模时,我曾采访过他,他始终快人快语,“我把饭都给你定好了。”老安是他手下一名职工,铁道部劳动模范。

酒足饭饱,看看时间,估计老安正为晚上的夜班养精蓄锐,于是我决定出去走走,看看这里的环境,为将来的通讯稿找点铺垫的素材。小杜说好,那我就不陪了。

走出车站,我看到一个人坐在烈士陵园里。这条铁路线很多车站旁都有这样的烈士陵园,他们是当年为修这条铁路而捐躯的铁道兵战士或民兵。我走到那人身后,看着墓碑上暗淡的名字,“是你战友?”我看见墓碑前放着一瓶通川大曲和几支燃着的香烟。

他点了点头:“算是吧。”

是就是,怎么算是呢?我不明白。

“他就是这山后面的农民。”他说话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婴儿。“69年,我们民兵师开进这里修路时,他被部队请来专门挑水。他人勤快,部队和我们民兵都喜欢他。他跟我们关系也很好。那阵子,我正跟一个女子好。一天,他给加班打隧道的铁道兵送饭,连长说,放完最后一轮炮再吃饭。那些年人都听话,不像现在的人,上面说的话连屁都不如。最后一轮炮放完了,铁道兵出来吃饭,我们冲进去清砟。就在这时,有个排长喊,还有三炮没有响。可是已经晚了,很多民兵已经冲进去了;我的女朋友是‘三八’连连长,她冲在最前面。这时,他箭一样射到我们前面,边喊,‘趴倒,快趴倒!’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已经把我女朋友扑在身下……”

我的脸不由自主转向黢黑幽深的隧道,浑身一抖:“你经常来看他?”

“不是。往年都是每年清明来,陪他坐一阵,说说话。”他说,“今年我儿子接我和婆娘到成都去住,这一去恐怕就再来不了,所以,提前来跟他说一声……”

他的脸一直对着墓碑,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从他微微颤动的头部,我相信他在流泪。

“他有福气。”我说,“有你这么一个朋友。”

他似乎笑了笑,缓缓起身到碑前,拿起酒瓶,围着墓碑倒了一圈。“怕有五点了吧,”他自语似地说着,把空酒瓶轻轻放在墓碑下,双手合十,鞠了三个躬,“我该走了,再晚就坐不上车了。”

他真的就走了。从背影看,他身体似乎不大好,走路有点瘸。

回到车站,小杜拿着酒瓶问我到哪儿去了。我说了他的故事。小杜不屑地撇撇嘴,边倒酒边说,“这人也是,都啥年月了,还这么重情守信。我都劝过他两回了,身体本来就不行,收入又不多,跑啥呀跑……”

看着小杜一张一合的嘴,我突然觉得他非常陌生。

上篇:没有了
下篇:祖母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7/16/32286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