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寻根溯源说难处

2023年10月17日

(上接一版)由于地市财政下拨的环卫经费是通过区财政、区城建局这个程序下拨到区环卫局(站)的,不少地方便出现了“雁过拔毛”、“层层剥皮”现象。记者去年在宝鸡市两个区县采访时,环卫职工反映都有这种“拔毛”、“剥皮”的情况,一个区县三年被截留100多万元环卫经费,另一个区县市上下拨的140万元到11月份才到位18万元。由于环卫经费被截留造成资金极缺,致使一个环卫站连过去给环卫工办的人身保险也停了。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垃圾清运管理费就成为环卫部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据记者在各地市收集到的情况看,除安康市每年的垃圾清运费回收率能达到80%(400多万元)外,其他地市的回收率都不到50%。像宝鸡市按人头一年收居民垃圾处理费500万元,实际才能收3至5万元,回收率不到1%。渭南市区垃圾管理费至今管理体制不顺,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收费所有却归了街道办事处,为此多年扯皮仍未解决问题,使环卫部门的经费更显紧缺。

四、环卫管理机构存在省一级的“断档”现象。各地环卫部门普遍反映省上没有专门的环卫管理部门,往往使他们求助无门。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我省环卫系统由省建设厅城建处管,而该处管环卫的一位副处级干部还管着其他方面的工作。难怪地市的同志们说,国家建设部有环卫司,地市有市容环卫局,而唯有省上这一级断了档,只有“半个处级干部”管全省的环卫工作。也正由于这种“断档”现象,不但使全省性的环卫调研、交流等活动极少,连上级政策甚至建设厅下发的有关环卫的文件也无人抓落实。以国家人事部、财政部、建设部1997年下发,省上相应的三厅转发的关于提高环卫职工岗位津贴的文件为例,本报今年4月对我省环卫津贴6年落不实的问题进行了“曝光”,省财政厅、人事厅都说文件的落实情况归主管环卫的省建设厅负责,但经报社多次联系请厅里或主管部门就解决各地环卫津贴不落实问题表个态,最后还是无人给这个“面子”。基层同志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说省一级环卫管理机构的“断档”,是造成我省环卫管理总体滞后的一个根本原因。

五、环卫工作和环卫职工在大局中没有它应有的地位和位置。从环卫管理干部到普通环卫工人,记者采访中听到这方面的呼声几乎是众口一词,而且认为这是造成环卫职工苦与难,以及问题难以得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他们说,现在地方政府不少领导眼里,环卫仅是个“门面子活”,环卫工人就是那些脏兮兮拿着扫把扫马路的农民工,能拨几个钱有饭吃,不要误了事就行了。这些领导人往往忽视或忘记了我党全心全意依靠的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环卫工人。因为在他们心里,更关心的是修路、建楼、拓宽街道、招商引资等“政绩工程”。劳动保险、卫生等部门在用工与执行“劳动法”检查中,在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中,因地方财政资金等困难,环卫职工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随着不少城市环卫工作下放到街道管理,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成为城市一线清扫工人的主体,环卫系统的工会组建也出现了不少空白。记者在几个地方采访时,就发现市环卫局工会往往只管机关管理人员,甚至根本不了解基层环卫工人的情况。而到街道环卫工人中采访时,得到的回答是:“咱们是农民临时工,从来没听说能加入工会组织。”不要说全省,仅西安市的万余名环卫工人中,百分之八九十(有的基层说达95%)是农民工、下岗工和家属工身份的临时工,也就是说全市现在有八九千环卫工人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他们的生活、待遇、权益问题得不到工会组织的关心与保护。如此等等,确实使人揪心,也发人深思……

“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环卫事业,工会和党政领导更应带头为环卫工人分忧解难!”这是全省数万名环卫职工的呼唤,也是记者四处采访奔波,写出这组环卫系列稿件的初衷和深深的期盼。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宝鸡夏粮收购资金供应足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7/2002072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7/25/3231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