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改制不能只改工人

2023年10月17日

笔者近日了解到,某企业在改制中出台的《关于在岗人员退岗休养的实施办法》中明文规定:“此办法不含现职中干”。据悉,该企业现职中干严重超编且年龄老化,符合退岗休养条件者甚多。职工对此怨气很大:“每次下岗或退养都先拿工人开刀,难道工人永远都是企业改革的对象?”

当前,在不少企业的领导眼中,普通职工有意无意地被视为改革的对象,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习惯于行政指令,暗箱操作。改革之始,位置就没有摆正。改革的对象应是传统企业制度,是原有的利益关系,广大职工,既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也是国企改革的主体。同时,企业改革牵扯每一个职工的生计、前途,没有他们的自主,没有他们的参与,如何去获得他们充分的理解,积极的支持?如何期望他们自觉自愿地去承受改革经历的痛苦,去分担改革带来的风险?

深入一些因改革产生矛盾、摩擦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的企业,我们从管理层较多听到的,往往是对职工“计划经济后遗症”的埋怨。这不能说没有原因,但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自问:对企业发展的问题、出路,向职工讲透了没有?改革方案的酝酿、敲定,职工参与了没有?在“改制不能只改工人不改干部”的强烈呼吁中,一些企业普通职工时时受到拖欠或不能兑现全工资的袭扰,怀揣下岗或提前退岗的担忧,他们如何能持续保持一种积极的改革意识和一份平和的改革心态?

广大职工的承受能力,是企业改革宝贵的政治资源和支持力量。企业在出台政策时,应从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到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切莫在企业改制中只改工人不改干部。

■何晓娟

上篇:广告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7/200207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7/25/32317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