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山东省传来消息说,继去年技校招生扭转连续4年数量下滑的局面后,今年技校招生继续攀升,预计将突破6万人。
在江苏南京中考招生咨询活动现场,全市共有145所中学参加,其中技工学校虽然只来了12所,但却有1万多名学生家长前来咨询。
广东的情况更为乐观,去年招生7.07万人,首次超过中专,创历史最高纪录,今年计划比去年多招2000人……
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没有人强力约束,越来越多的家长却陪着孩子踏进技校大门。
看着成群结队的学生及家长来考察学校,陕西渭南高级技校校长史亮的声音有些哽咽:“这样的情形已多年没见到了。”尽管这种“考察”还带有将信将疑的性质,可对史亮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前些年,这些家长们想都不会想到我们技校”。
是什么在一夜间扭转了技校的招生状况?
“技校毕业生受市场的欢迎。”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培训处崔秋立处长的回答言简意赅。陕西省一位技校招生负责人的回答更通俗:“技校生就业好。”
崔秋立处长断言,如果有关部门取消限制,对技校和中专、职高等一视同仁,技校招生肯定还会大幅见涨。
“尽管有人为的限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却不管这些,市场供需将最终决定技能人才教育的前途。”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张明德教授对技工学校的前景看好。他认为,我国人口基数这么大,不可能人人都去读大学,去从事管理、科研、技术工作,大多数人应该学习职业技能,到操作一线去。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制造业企业,以及越来越多到大陆来办厂的海外企业,需要大量高技能的现代工人。只要技校能保证“产品”质量,需求肯定没问题,招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