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郭永平
一、关于工会工作目前面临的新形势
正确认识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正确把握工会工作的任务和方法的前提,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至关重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就对工会工作的影响而言,最重要的变化是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变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利益一体的格局,全国职工的工资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工人与厂长的工资也差不了多少,企业和职工的利益都包容在国家的利益之中,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企业和职工都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那时,工会工作主要是对职工搞一些福利性管理,有人用“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形象地概括工会的主要活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要求竞争,就要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就会有不同的利益。随着竞争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分散化和复杂化。在企业和整个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变化的过程中,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都有了利益差别,甚至出现了困难职工群体。广大职工群众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社会利益关系和劳动关系的矛盾明显凸现出来。这说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必然要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同时也对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协调社会利益矛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带来经济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企业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出现了个体、私营、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混合经济。经济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工会原有的组织基础和工作模式受到很大冲击。过去,工会的领域主要在国有企业,工作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职工。现在工会工作领域和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全省320万职工,国有企业职工有170万,而且今后国有企业职工人数还会减少。我们讲公有制为主体,不是说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职工人数要占绝对多数,而是指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要具有控制力。所以工会工作的领域和对象要向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扩展,要向非公有、非国有的企业扩展。工会过去习惯了的工作方法也要发生变化。过去,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可以用行政的方法去做,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工会向党委汇报,党委干预一下,发一个文件问题就解决了。现在不同了,对私营、民营企业,党委怎么发文件?所以工会要适应这种变化,工作方式方法要改变。工会必须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从各类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各种职工不同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工会工作的多样化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要在巩固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会组织的基础上,加快在各类新建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新建企业的工会组织,在形式上不应照搬公有制企业的模式,要创建适合于自己特点的新模式。不同类型的企业工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不尽相同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三是治国方略的变化。市场经济是按市场规则运行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以法治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治国方针的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工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依法维权、依法治会。当然工会要接受党的领导,但党也要通过法律去实现自己的意志。工会工作者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水平。
四是经济全球化给工会工作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将面临着更加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新环境必将对职工队伍建设和工会工作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上述的一系列变化,很多同志有陌生感。对于工会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这是客观的需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新时期,工会的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这同时又给工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工会干部要树立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
在新形势下,不断推动工会工作的新发展,说到底,归结到一条,就是要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会工作。“三个代表”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深刻领会“三个代表”思想对工会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江总书记“5·31”讲话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工会组织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工会工作实质上就是党的群众工作。我们工会干部一定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不断提高对新时期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江总书记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是新形势下推进工会工作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必须坚持创新。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和体现,与时俱进是一系列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的总合。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坚持创新,就是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认真研究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客观情况,研究和解决新形势新变化向工会工作提出的新问题,努力进行工会工作的理论思考,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实践的新发展。当前工会组织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而奋斗。
二、关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是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的产生和存在,说到底是维护职工利益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差别不大,因此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不明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出现明显差别,职工群众有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单独利益,这就更需要工会来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工会不能替职工说话办事,不维护职工的利益,职工就有意见,工会在职工中就不会有威信。我们讲工会是联结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增强“桥梁”、“纽带”作用,要求一头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这是政治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谁动摇就会犯大错误。因此我们在这个政治原则问题上一定要清醒和坚定,决不能出一点差错。另一头要与职工群众联结好。怎么联结?最根本的是要履行好维护职能。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