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国制造谁来制造

2023年10月17日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有一句名言,他说:“伟大的工匠技艺是世界的希望”。这话说得极有道理。试想,世界上大到飞机、轮船,小到信纸、曲别针,有哪一样不是工人们具体生产出来的?!古往今来,并不是那些帝王将相,也不是那些行商坐贾,而是无数无名的工匠创造了精美绝伦的唐三彩、青花瓷、景泰蓝、紫砂陶器、兵马俑……

然而在今天,承载着世界希望的工匠却遭受到歧视,社会歧视工人的行业,歧视工人的价值取向。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上大学、当专家、做学者,没有谁愿让孩子将来当工人。即使万不得已做了工人也不会做一辈子,道理很简单,没有谁愿意一辈子被人看不起

最近,湖州技工“香”过大学生,深圳钳工身价超过硕士之类消息充斥媒体。物以稀为贵,社会用人机制、价值取向的巨大缺陷导致技工难求,这也在情理之中。可中高级技工依旧“叫好不叫座”,原因还是和“工”字沾着边。

有人说,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可照目前的状况,长此以往,中国制造,谁来制造?其实,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英国在十年前也遇到过,由于片面重视学历教育,忽视技术工人培养,造成著名纺织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许多传统工业萎缩。怎么办?从1993年开始,英国重新重视职业教育,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该制度规定,拿到一级技术证书相当于初中毕业,二级证书相当于高中毕业,五级以上的根据情况分别相当于硕士、博士。这就是说,获得八级证书的高级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和收入不低于博士。由于有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技工的支撑,曼彻斯特的许多传统工业又重新站了起来。

曼彻斯特市的兴衰应该使我们警醒。我国加入世贸之后,国内竞争、国际竞争都更为激烈。企业要生存,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工人。明了此理,政府和社会应从多方面搞高工匠们的待遇。譬如,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营造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教有为青年甘愿选择去做一名有价值的工匠,真正使技术工人成为社会的宠儿。

(刘公望)

上篇:亲历“仿古迎宾入城式”
下篇:秦俑馆狠抓职工文化建设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7/31/3233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