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柯
俗云:“人生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话虽不无道理,然多少有点酸葡萄味——盖孟子有言“食色,性也”。“丑妻”云云,显然与人的本性相违。之所以如是说,恐怕往往是人们现实失望之后的无奈之语吧。
比如自以为是天下男人中好男人的男人,谁又不想找个倾城倾国的美佳人作自己的女人?同样,那些姿色撩人青春澎湃走到哪里都会引来男性目光聚焦的女人,哪个不在幸福地编织着未来的美梦,千回万遍地勾画着自己“白马王子”的光辉形象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好男无好妻或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并不乏见。尽管这一爱情悖论中的“好”“坏”并无什么标准答案,但当一个男人看到自己用全部温柔的心和充满爱意的眼睛暗中呵护与追求的美丽女孩,突然嫁给一个当地出名的小混混,抑或几个女人竟为一个举止轻佻、用情不专,枉披一张男人皮唐璜式的浪荡子爱得死去活来,争得大打出手时,则不能不妒忌交加,复对“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一爱情悖论,服而信矣!
大凡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即如上述的爱情悖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要找,理由还是有几条的——
比如,男女“来电”与否,当与双方的“电磁场”强弱有关。“坏男人”虽“坏”,却往往“坏”得雄性张扬,本色毕现,且爱则爱,不爱则不爱,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没有那么多弯可拐,抑或铺垫文章可作,且贼心与贼胆成正比,行动比语言更有力,所谓直奔主题而去也。“好男人”呢,却多作君子如钟状,不叩不鸣也。如是,便常常情感内敛,自我封闭。明明对女方有意久矣,甚至痴情入骨,彼此交往中又往往矜持有加,甚至故作冷漠样。偶尔一瞥如电,随后的雷声却活活闷杀于自己腹中。如此不鸣之钟,又怎能激荡起对方芳心的回应呢?再说如今电视上的男女“速配”节目越播越火,在时下,人们更愿意享受“结果”,而不肯在“过程”上浪费时间,你那一口又老又闷的“钟”,便更难觅得“红粉知音”了。
其次,“好男人”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尤其是那些事业有成的男人,即便家有娇妻,却往往因其忙于工作忽视了妻子的感情需要。而生活里的故事多由需要故事的地方而产生。好男人与好女人既然丧失了故事性,那么,能够制造新故事的“坏男人”的出现,似乎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那些能够博得“白领丽人”或优雅女人青睐的“坏男人”,亦往往拥有令人艳羡的职业,社会地位和高学历,且学识丰富谈吐不俗风度迷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生活享乐主义的信徒,且往往对现存道德规范不屑一顾,不像“好男人”那样重视自己的道德人格。如是人生观,遂决定了此类人都是机会主义大师,善于把握利用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并懂得如何在软肋处下刀,以献媚、取悦女人,从平庸生活中洗出一张张富有刺激性的牌来,赢得对方声声惊叹!同时,他们深谙驾驭之术,知道何时热何时冷何时远何时近何时施以颜色何时死乞百赖……遂使女方丧失理智,沉溺刺激越受冷落越受折磨反倒越疯狂放纵越死心塌地欲罢不能矣!
其实,情为何物,爱是什么,自古便是一笔糊涂账。孰错孰对,好耶坏耶,世上几人说得明白?爱情悖论中的男男女女,恐怕各有各的故事。人生作为一个过程,谁也难免有犯傻犯糊涂的时候。待到大潮退去,尘埃落定,人们面对情场上的一片狼藉,抑或自己心灵累累伤痛,也许这才会冷静想到: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平凡安静地活着,并拥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家才好——如是,自家男人“坏”不“坏”,或是故事多不多,真的是并不那么重要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