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国债烫手

央行称金融机构持有大量国债隐含高风险

2023年10月16日

本报综合消息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金融机构持有大量低利率国债,隐含一定的风险。

报告称,自1996年以来,随着存贷款利率连续8次下调,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也逐步走低,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债利率进一步步入历史最低点。国债利率节节走低是银行资金宽松、金融市场投资品种单一和银行经营压力所致。到2002年5月末,金融机构持有国债9367亿元(不含财政对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比上年末增加1022亿元,增长12.2%;占国债市场总量的比重为56.7%,较上年末上升3.3个百分点;占其资金总运用的比重为5.5%,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持有国债达82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367亿元,增长12.7%;占全部国债市场总量的比重为50.2%,比上年末上升3.1个百分点;点其总资产运用的比重为6.3%,比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这表明,目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持有大量国债、持有比重继续扩大的同时,也成为国债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人。

报告分析认为,金融机构增加国债投资,从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改善资产结构,降低贷款经营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方面看是有利的。但是,国债利率的不断下行,也使金融机构风险日趋积聚,会对今后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利率风险,由于目前国债的发行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又缺乏衍生品种的支持,使商业银行在盈利空间大大缩小的同时,又面临利率风险;二、流动性风险,由于目前国债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且持有国债的品种期限结构大都趋同,一旦风险突现,变现可能会遇到困难。

上篇:国企领导五大问题
下篇:印花税单边征收方案正在酝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8/2002080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8/08/3186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