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野村 蒙生
河南人不知惹谁了 连带着英雄受拖累
世纪之交,不知某些人出于何种动机,“河南人”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这中间,有一则关于董存瑞上当受骗的“段子”,“流行”甚广。
这个“段子”大意如此,解放战争时期,董存瑞和他的班长奉命去炸掉一座建在桥上阻挡我军的碉堡。当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桥下时,却发觉没带炸药包的支架。本来,炸药包是由班长抱着,此时,班长却把炸药包交给了董存瑞,表示要冒死返回去找支架。董存瑞目送着班长跳入一个掩体,但班长实际上已逃之夭夭。眼看着到了我部发起冲锋的关头,董存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上了班长的当,只好用手托起炸药包。就在他拉响炸药包之际,也愤恨地向战友们喊出了一句警告:“同志们,可千万莫上河南人的当啊!”
这个“民间故事大王”的“包袱”是在这则“段子”的结尾处抖开来的——原来董存瑞的班长是个把人骗得连命都丢了的“河南人”!这则“段子”,因为演绎得“有鼻子有眼”就连一些河南人也在猜想,这个丢人的“老乡”会是谁哩?
现在想想,编这“段子”的“民间故事大王”也真的够“损”——他(她)不但诽谤了河南人,而且也给舍身炸碉堡的战斗英雄董存瑞脸上抹上了一层“黑锅烟儿”。
老干部认准大原则 较起真来是“一根筋”
2002年4月下旬,与河南省紧邻的湖北省襄樊市,众多的“邻居”们也在关心着“河南人遭受歧视”的话题。当地一家报纸出于团结友爱的本意,还专门搞了个“当河南成为贬义词……”的专题讨论。此举,引起了身在襄樊的河南人广泛关注。现年74岁的襄樊市科学技术局离休干部马中云也由此得知了关于董存瑞炸碉堡的这则“段子”。
马中云老人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多次荣立战功,身上曾受多处枪伤,是位老党员、老英雄。1975年,他从我军炮兵某师副参谋长任上转业,举家便落户在了襄樊市。1989年,马中云从襄樊市科协主席的岗位上离休以后,一直坚持读书看报,对某些人歧视、诽谤河南人的情况也时有耳闻。但作为走南闯北几十年的河南人,他还是能够听进去一些闲言碎语的。哪个背地没人说,哪个背地不说人呢?只要不是污辱人格,有辱老祖宗的“恶语”,也犯不着去跟人家争长论短。
但他决没想到,某些人损起河南人来,不但十分放肆,而且竟把河南人说成了害死董存瑞的“罪魁”,使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在为祖国为人民光荣献身半个世纪后还蒙受讥讽羞辱。这个“段子”就令生性耿直,是非观非常鲜明的马中云不能容忍了。说董存瑞是因受了“河南班长”的骗,才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舍身炸碉堡,马中云说什么也不相信。
“他们想往英雄脸上抹黑,不中!”马中云气得血压升高,还是打定了主意,要通过查找历史资料为董存瑞正名。他的老伴王清林听说他要找证据推翻“段子”,就提醒他:“咱在东北时不是听过郅顺义的报告,郅顺义可是董存瑞的战友哩,你咋不找找他?”
马中云听老伴这一提醒,一拍脑门说道:“我认识郅顺义哩!”
郅顺义激情忆往事 董存瑞英名万古存
马中云虽说认识郅顺义,那还是20世纪60年代,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某师副参谋长的马中云和时任兄弟部队某师副政委的郅顺义,均在东北驻防,在团以上干部集会时,二人曾见过几次,在会议间隙,彼此也经相互介绍而相识。据马中云大体估算,郅顺义倘若健在,也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他是不是也离休了呢?若是离休了,又住在何处呢?马中云一时犯了难。
左思右想,马中云决定从老部队查起,他通过一位老战友查询到了沈阳军区司令部的电话,接着又把电话打到了司令部干部科,干部科的一位年轻军官通过查找档案,终于找到了郅顺义的名字。原来,郅顺义现已76岁,离休时间比马中云早了两年,现在沈阳军区第二干休所居住。
2002年4月29日,马中云顺利拨通了郅顺义的电话,尽管两位老战友已有几十年没通音讯了,但彼此在简短地寒暄中都分外热情。马中云随后即向郅顺义提到了关于董存瑞的“段子”,郅顺义一听就气愤地说:“这个编‘段子’的纯粹是瞎说八道!”
据郅顺义回忆,董存瑞生于1929年,原籍河北怀来县。董存瑞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伍不到三年,董存瑞因作战勇猛已被任命为所在连队的六班班长。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敌人设在一座桥上的碉堡火力很强,为扫除部队攻城时的最后障碍,董存瑞在我部发出总攻令之前,主动请缨,带着炸药包冒着敌人的炮火向桥下冲去。当时,郅顺义担任七班班长,他作为机枪手亲自为董存瑞作掩护。董存瑞冲到桥下时,发觉带着的炸药包支架高度不够,而桥下又没有可安放炸药包的最佳位置,眼看着总攻时间已到,董存瑞毅然用手举起炸药包顶住桥板,在拉响导火索的同时,大声向战友们喊道:“同志们,冲啊!”董存瑞舍身炸毁了敌碉堡,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完成了任务。部队党委授予他“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郅顺义在追述了董存瑞的英雄壮举后,还特别强凋了一条:“董存瑞不但是班长,他那个班也没有河南兵,有个副班长叫王世刻,也是河北怀来县人。”
实事胜于雄辩,实事更胜于“瞎编”。郅顺义在为老战友董存瑞正名的同时,也对社会上某些人只敬金钱、权力、美色而不敬英雄甚至亵渎英雄的行为十分厌恶。他怀着激愤的心情对马中云说:“谁要是污蔑英雄,咱们就跟谁斗。有些人,享受着英雄和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福分,却随意贬低英雄,这样的人,连起码的良心也没有!”
放下电话,马中云迅速拔打了襄樊市某报的“新闻热线”,他拿着与郅顺义的通话记录,理直气壮地向公众宣布:“董存瑞是实实在在的战斗英雄:河南人没有骗过董存瑞,是编‘段子’的人骗了全社会上的人!”这以后,马中云无论是晨练或走亲访友,他都不厌其烦地向人家说明真相,维护董存瑞的光辉形象。
近日,我们见到了马中云老人,谈到为董存瑞正名一事,老人感到特别欣慰,他告诉我们:“能为英雄尽点心,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