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四看“深入一线”

2023年10月16日

提起“深入一线”,许多员工一定会联想到这样一幅场景:某领导从办公室走向一线,随身带着一大帮子检查人员在车间、班组比比划划,偶尔把一工人叫到跟前盘问几句,作点记录这就叫“深入一线”。

其实,深入一线的本质是要求领导干部走进车间、班组,与员工融合在一起,真正与一线生产人员打成一片。然而,倘若走进一线的仅仅是领导干部一晃而过的“身影”,这能算是“深入一线”了吗?笔者以为,是否动真格的“深入一线”,关键要看领导干部及随行人员的四大表现:

首先要看认识上的表现。即看深入一线是属于自觉自愿行为,还是形式上的“例行公事”。虚张声势、心不在焉、掩人耳目的“深入一线”,反而还会加重一线困苦,扰乱一线正常的生产秩序。如此“深入一线”的越多,便与基层职工脱离的越远。

其次看思想上的表现。即看其动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为民“送暖”,还是找借口到基层“揩油”,而有些领导则不同,“深入一线”纯粹是另有企图,他们检查的不是业务,而是观察车间主任、班组长、有要求的员工“懂不懂事”?为自己的“身入”提供了多少方便?更有甚者,有的干脆明日张胆地“吃、拿、卡、要、索”。

再者看行动上的表现。即看深入一线的效果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有些领导深入则专一“挑肥拣瘦”、故意绕道“身入”,把急迫需要解决困难的基层和班组列入此次“省略”的对象,使困难职工的处境雪上加霜,盼望无望。

第四看作风上的表现。即看深入一线检查生产、经营、安全、业务等项目的频次和速度。检查应多围绕生产现场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地指导业务、指明缺点、指准经营方向,让生产一线的职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领导是在帮助基层,检查工作,而不是下车到宾馆,工作到会场,检查到舞厅,交流到餐桌的“上层路线”式的检查。

由此观之,“深入一线”并非只是简单地“到基层走走”,更不是装模作样的“例行公事”,而是一项务实、实在的细致工作。它体现了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必要和重要。广大基层职工真切希望深入一线的领导干部能从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诚诚恳恳、扎扎实实地“身入”和深入,切实把职工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心上、落到实处。

(万孝辉)

上篇:名师包新徒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8/2002081301-2.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8/13/31878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