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寻找指挥长

2023年10月16日

青藏线格拉段的阵地很大,战线又长,在青藏公路右侧并与之平行的1100多公里的筑路战线被分成了若干个标段,各个标段同时施工,这样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若干倍。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来青藏线采访,没有熟悉情况的人士作向导,则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我在未到格尔木之前,就想好了要找一找在这个地方参战的中铁一局、中铁二十局、交通部公路二局的陕西人。说白了,我想采访青藏线,主要就是想看一看并感受一下他们在青藏线上的工作和生活。

7月22日,我一到格尔木,就开始乱打电话。我事先知道,陕西的这几个施工单位在格尔木都设有后方基地,以指挥和保障前方。但是,打了好久电话,不是号码不对,就是我要找的人不在,那会儿,心里确实还有点着急。迎接我的朋友崇斌说,别打电话了,休息一下,铁路上那些人太忙,不是开会,就是下工地,上面的领导隔三岔五来工地检查工作,他们忙得脚筋都转了,白天几乎找不到,晚上再找。

是晚,我终于见到了我要找的第一个“筑路人”,他是和民锁,关中渭北黄土塬上的汉子,中铁一局集团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他刚从雪水河架桥工地回来,脸上还挂着汗珠子。我调侃地叫他“老和”,其实他哪能算“老”,不到40岁,是铁一局领导班子里的“少壮派”。这几天,他确实脚跟乱转,心急上“火”了。过去的“白睑”让高原上的太阳一晒,竟成了“红脸”,嘴角起了白泡,人本来就瘦,现在更瘦,不过却更精神,毕竟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大事业可干,长的就是精气神嘛!

因为太熟悉,我们便少了许多客套,他告诉我、建设青藏铁路,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建成后,将填补我国西部铁路网的空白,形成北京—兰州—拉萨的运输大通道,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自明。

他又告诉我,中铁一局目前在青藏线上担负着四、十四以及桥建三个标段的铺架、路基、桥涵施工任务,已经有7支精悍高效、能征善战的施工队伍进驻现场,施工人员已经超过1400人,施工机械已经达到580余台(套)。他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建设,中铁一局在南山口的铺架基地已经达到了原先要求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这个基地在青藏铁路全线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自豪和自信溢于言表。

我问和指挥长:“最近‘上火’为什么?”他说:“上面对我们的要求很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工程全线开工,协调的任务很重,全总、铁总又在青藏线上开展立功竞赛,‘上火’是因为不甘人后啊!”我明白了,这是陕西人骨子里的东西,这才是“陕西人”!

在青藏线采访的日子里,我还

找到了铁一局的常务副指挥长马新安、副指挥长赵雪良。马指挥在山上指挥施工,几乎天天晚上月到头顶才回营地休息,非但没有时间接受我的采访,连夫人上山探亲也顾她不上。赵指挥在山下,把后方基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他们献身青藏线,一头扎进工作中,一言一蔽之,曰:“忙”。

本报记者 严天池

上篇:温馨家园里的平安卫士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8/2002081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8/13/31879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