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机构角力时代到来?

2023年10月16日

自6月24日将近千亿的巨额成交量以来,近日的每日只有40亿—50亿元的成交地量意味着什么?一时间证券市场内许多业内人士开始迷惑不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分析研究充斥市场。市场上流传一种看法,大盘已经进入机构博弈时代,尤其是基金与其它机构共同持有的一种股票,该股票的波动取决于这些机构的互动与配合。由此他们认为机构角力时代到来了。

记者认为必须从大处着眼、大局入手来分析研究。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无论投资资金、投机资金都是投向收益最大、同时风险也最大的行业时,要先考虑其收益与风险的系数比。那么,以目前的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能否容纳大笔的投资或投机资金呢?笔者的看法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首先,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太大且回报率过低。这一因素迫使许多大资金不得不放弃股票市场的投资而转向其它领域。而有关人士则认为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由散户向机构的转变,也意味着市场走势更取决于机构间的博弈。他们认为股市中赢少输多、财富聚集的规律永远不变:当市场中充斥着各种机构时,就意味着机构也将赢少输多;而随着管理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交易行为等方面监管的加强,随着普通投资者的日渐成熟,机构们各自做庄、皆大欢喜、轻松获利的时代,估计是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证券市场缺乏赢利的土壤,尤其对那些手持巨资的机构。机构有很多种,典型的有基金、券商、私募基金等。由于各种资金都是来证券市场淘金的,但资金运作的机制却有着很大区别。相对而言,券商和私募基金的赢利迫切性更强一些,和具体决策人的利益挂钩更直接。从公开信息看,基金的主动进取性明显要差一些,这和其目前较优越的地位和较轻的赢利压力直接相关。股市是一个体现合力的场所,任何单个或数个机构都无法左右大势。市场如果想持续产生一个趋势,必须所有的机构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有关人土认为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机构间步调不一致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机构间的角力导致了大盘的剧烈波动和机构的大面积被套;

再者,证券市场缺乏活力使一些机构弃之而去。众所周知,我国证券市场缺少投资功能,再缺少投机功能,那些手持巨资的机构如何在这个吃水较浅的水塘内驰骋。

目前市场上很多业内人士共同的看法是:后市大盘的走向取决于成交量的配合与否。那么外围资金的积极性如何?原来在一级市场的机构资金绝大多数对风险也有很高的厌恶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点位对他们进入二级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因此现在谈到机构角力时代的到来是不是有点早了呢。 据《中华工商时报》

上篇:可可西里神
下篇:《证券投资基金法》八月送交人大讨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8/2002081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8/15/3188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