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情况看,制约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问题还有不少。有专家认为,即便是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也可能被积极性较差的商业银行作为不同意放贷的“挡箭牌”。
《指导意见》强调,商业银行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一定科技含量、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此,有的银行可能以科技含量不高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作为拒绝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理由,
有关专家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需要雪中送炭,而不单是锦上添花。现在不少地区存在的问题是,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把贷款投给已经具备较强融资能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或者说是中小企业中的强者。实际上,中小企业中的八至九成属于非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对整体经济的贡献表明,正是大量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存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因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也要避免“抓大放小”。现行的一些政策在引导商业银行的过程中,可能陷入“挑肥捡瘦”的误区中。
事实上,政府方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撑腰,也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德国政府对创业者最重要的计划是德国平衡银行的资本援助计划”,该计划向创业者提供的为期20年的长期低息贷款可以视为产权资本,在企业倒闭时银行不再收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科技型小企业提供小企业家研究援助,每项具有商业潜力的研究项目最高可获高达25.6万美元的政府资助,项目推向市场后,年销售额的4%用来偿还拨款。 (罗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