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下岗,生活陷入困境,是伤心流泪还是奋起创业,铜川市下岗职工崔玉斌夫妇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幸福之花是用汗水浇开的。
崔玉斌是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的一名下岗职工,1993年三里洞煤矿因生产不足,给职工长期放假,他这个生产能手一下子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依托。恰在这时,几个亲人又得病住进了医院,使本已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思前想后,他在近乎绝望中,于1994年春,借了朋友800元钱,在三里洞矿办起“友谊小吃部”。但由于没有经验,一个月苦累下来,还赔了几百元。夫妻俩没有气馁,他们针对矿区特点,改变了经营方式,主营水饺,兼营酒菜小吃,加之夫妻俩诚恳对客,本份经营,渐渐地“友谊小吃部”的饺子在周围有了名气,客人源源不断。首次的创业成功,不但使他们还清了外债,还有了节余,日子也在辛劳中红火起来。
手头有点钱的崔玉斌夫妇,并没有坐吃山空,或守着小摊子不思进取,他们把眼光瞄准了运输业。通过学习和培训,崔玉斌拿到了驾驶照。1997年,他们筹款近10万元,购回一辆大货车,跑起了运输。磨难好像总会和强者开玩笑。一次在给铝厂运材料中,适逢大雨,雨大路滑,发生了翻车事故。数十万元的就被车祸无情地夺走了,崔玉斌本人也受伤住进了医院。从车祸中死里逃生他并没有退缩,把车拖进大修厂,一个月后又开着车上路了。妻子看着丈夫的辛劳,下决心也学来驾照,之后和丈夫换着开,俩人苦挣着开着车向前奔。
1998年,他们卖掉大货车,换了一辆夏利出租车。他们在营运中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次,天下雨,时间正是晚上12点,崔玉斌准备收车回家,当他行至小河沟口时,一位妇女抱着小孩拦车,说她身上仅有2元钱。崔师傅二话没说让她上车。在车上闲聊时,他得知她也是一名下岗工人,丈夫因病去世,是给别人打零工维系生活的。崔师傅在她临下车时将全天营业挣的钱全给了她,还让她有什么困难尽量找他。几年来,崔师傅夫妇,在车上拾到五六部手机等财物,全部想办法交给客人,近几年,崔玉斌夫妇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