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他和职工心贴心

——记西铁分局西安机务段工会主席赵寅

2023年10月16日

本报记者 杨明洲 通讯员 胡君 冯崇光

他的血管里,跳动着“二七”传统的脉搏;

他的心胸里,挂念着工人的寒暖苦乐;

他的脑海里,铭记着“为人民服务”和“三个代表”的宗旨;

他的最大的追求,就是能为“穷哥们”做点什么……

赵寅今年52岁,属虎的,浓眉大眼,和颜悦色,尽管身患重病,仍不失精明干练。在西安机务段担任工会主席的八个寒暑里,他尽心尽力为职工排忧解难,两次心脏手术之后仍痴心不改,坚持拖着虚弱的身子,为企业的兴旺和维护职工的权益奔走呼号——

最困难的职工 他最挂心

赵寅是“铁路的儿子”。他在铁路职工的家庭出生、成长,上的是铁路中学,下乡插队三年后又招工进西安铁路机务段,是从蒸汽机车司炉、司机到党政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来的。艰苦劳动的磨练和工人阶级队伍的熏陶,还有参加过“二七”工潮的祖父的耳濡目染,使他把工友的情义看得很重。因而,八年前,当他挑起工会主席这副担子那一天起,他就把为职工排忧解难看作自己神圣的使命。

段上有一个老职工叫李德修,1983年因工伤造成偏瘫,妻子离他而去,无儿无女的李德修成了一个孤苦零仃的贫困户。赵寅在普查困难职工时走进李师傅的家门,眼前的场景使他震惊:一间大的斗室是牛毛毡顶,土坯砌墙,冬不挡风,夏不遮雨。在这既不供水又无供暖的危房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李德修的苦处难以想象。“这样的困难户我们工会一定要管!”赵寅说到做到,第二天他就找到行政领导协商,设法给李师傅解决了一间修缮过的平房,当即给李师傅送去钥匙。之后又亲自组织建立起段工会“志愿献爱心服务小组”,每周帮助李德修买煤买菜,打扫卫生。去年李师傅全瘫住进医院,赵寅四处给筹集资金,解决了李德修住院期间医疗、护理问题。来看望李德修的邻居说:“老李呀,多亏你是碰上了一个好单位,好主席!”

年近八旬的寇玉兰老太太是一位烈士遗属,晚年患病卧床不起,政府的抚恤金难以维持其生活和医疗费用,儿孙们境况也都不太好,致使老人生计艰难。赵寅得知后积极和段上有关部门协商,把老太太作为特困户,除按规定给予生活补助外,还带领“志愿者献爱心”小组每周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买粮买煤买菜。遇逢年过节、老太太生日时,赵寅总要带着礼品、慰问金去看望老人。陪老人拉拉家常,将削好的水果切成小块,一块块地送到老人嘴里。

有一年春节前夕,机务段的地字工房因电线老化,造成本段两户职工家中失火。看到这两户职工多年积攒的财产连同房屋化为灰烬,临近年关,无法过年,赵寅心急如焚。在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后,当即组织互助基金会的人员到现场察看,依据互助补充保险的补偿规定作出快速反映,当天就将每户4000元补偿金送到受灾职工手中。接着,赵寅又发动全段职工为受灾户捐款7000余元,并及时送去了床板、被褥、锅碗盆米面油。

三个“一个样” 浓浓工友情

在赵寅身上,体现了为民解忧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用职工的话说,就是“赵主席对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一样关心;对家属子女与企业的职工一样挂心;对职工遗属和健在者的家属一样操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赵寅屋里这幅不同寻常的条幅,是该段80年代退下来的原党委书记、退休老干部亢长生书写的。老书记在位时廉洁奉公,直到退休仍住在六路附近两间平房里,时逢旧房改造,建筑单位要把他异地安置到大明宫小区。亢长生年近七旬,患有心脏病,老伴高血压偏瘫卧床,搬迁实在不便,为此苦闷不已。赵寅得知后,立即找建筑单位、找上级主管领导,反映这位老干部的困难与要求。他动情地说:“老书记在位时没给自己要一套好房,现在退休了有了困难,我们再不管他良心过不去呀!”赵寅的奔走呼号感动了建筑单位领导,破例把亢长生安置在西闸口附近的自建楼里。后来亢长生病了,赵寅又多次找到医院领导,了解病情,寻问医疗方案,反映老人家属的要求,使亢长生得到了精心治疗。康复后,亢长生老人饱蘸浓墨,特意为赵寅写了李白《赠汪伦》一诗表达感激之情。

“马翕家的小孩得了脑瘤,要住院做手术了!”去年4月,这不祥的消息使赵寅好生心焦,他知道这位年轻职工家庭经济拮据,妻子下岗在家,全家仅靠小马500多元工资生活,要一下子拿出这笔手术费难呀。于是他出面,首先发动机关工会会员“捐款救救孩子”,很快捐款8100元,连同基层车间总共捐到一万多元,解了小马家的燃眉之急。

赵寅不但为老人、为职工子女操心,职工遗属有了困难,他也尽心尽力帮助解决。那是1999年春天,燃整车间一位患精神病的清洁工去世了,其妻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东郊某棉纺厂。赵寅和车间工会的同志给遗属送慰问金时,看到她们一家三口住的狭小的母子间,连张书桌也摆不下,三口人的生活和孩子的学习根本无法保证,于是,他就把这户遗属的住房问题记在心里。一年后段里分房,赵寅郑重提出这个问题,让这位职工遗孀和两个孩子住进两室一厅的新单元楼。在此期间,经赵寅与人事部门协调,又解决了这位去世职工两个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补贴费问题。

就是“犯上”也不能让职工受屈

当领导和职工发生矛盾,而且职工一方的要求合理合法时,工会主席究竟站在哪一边,这往往是衡量一个工会主席是否找准自己的位置、是否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事的一把尺子。面对这一矛盾,赵寅表现出来的敢碰硬的原则性和灵活的工作艺术,受到全段上上下下的好评。

那是1996年春运期间,郑州铁路局检查组来机务段检查工作时,发现了3件涉及7人的“违章”问题,事后通报批评了西安机务段。段上领导对此非常恼火,决定对“违纪”人员升格处理,统统给予“开除路籍、留路察看一年”的处分。赵寅在会上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处理过重,处罚没有依据,个别处分甚至与事实有出入,应该按照分局、段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实施细则和段规,分别不同情况给于适当处理。当时的领导干部会上决议已经形成,但赵寅坚决反对,一时气氛很紧张。有的领导劝赵寅,不要为这事再顶了,这不仅是段上大部分领导的意思,也是局里有关领导的意思。赵寅不急不躁,讲了其中两个职工当时是出去买饭,作的有记录,确实是冤枉。他在会上慷慨陈词:“现代化管理是要以法治段,切不可“因喜而谬赏,以怒而滥刑”。违章现象确实应该严格处罚,但国有国法,段有段规,怎能凭着上级的一份批评通报决定工人的命运呢?”赵寅为受罚职工据理力争的勇气和见识引起有关部门的深思。分局工会专门派出调查组,经过调查和协商,行政领导也改变了看法,重新召开了段长办公会,撤消了对两位党员的错误处分,纠正了对其他5位职工的不当处分。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去年春。一位年轻司机拉一趟特快列车,在检查机车后第一位车辆和机车风管连接状态时,风管突然崩开,将司机眼睛碰伤,因考虑到夜间换司机,特快客车要延误一个多小时,这位司机顾全大局带伤开车,到宝鸡后眼部缝了六针。

(下转二版)

图为赵寅登门看望烈士遗属寇玉兰,并亲自剥去包装纸将蛋糕递到老人手中的情景。 阎欢龙 摄

上篇:没有了
下篇:新时期工会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8/2002082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8/21/31905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