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言·
问公厕姓啥?似乎是个荒唐的问题。但令我斗胆发问,还是缘于一则消息:从今年三月开始,北京市公厕在全国率先停止收费。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今后公厕养护、清扫的费用,由政府承担。
这则新闻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免费”,二是“由政府承担”。在我的印象中,大凡带有“公共”的东西才具备这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姓“公”的东西,比如公路、公共广场等。这使我想起了湖州市所有公园两年前开始免收门票;继西安环城公园今年元月免费向市民开放后。近期,革命公园、莲湖公园、纺织城公园亦可免费入园。
公共设施本来就姓“公”,为公众服务当然是合乎情理的,其维护、管理费用由政府承担也是公共设施管理的客观要求。用纳税人的钱建设,服务纳税人,也是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
城市公厕免费,表现出最基础的人文关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把公厕还它本来姓“公”的作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具有促进作用。毋庸讳言,由于掺入了个别部门或个人私利的因素,公厕以及有些公共设施与公众之间还有着不应有的高门槛,还不是名副其实的姓“公”,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错位,我想这些现象不会维持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