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继培
很喜欢,很欣赏一种状态,叫做——宁静。
生活在一个皆易浮躁的时代,“下海潮”、“经商热”让每个心中稍有点金钱欲的人都想入非非、跃跃欲试,按捺不住自己。好象来到这世界,赶上这么个潮流,不铆足劲赚点捞点,就白活了似的。某些人的生活状态更有如一口总是沸腾的大锅,里面煮了什么?却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忙得喧腾热闹且又莫名所以的人们,几乎把所有焦虑着急的眼睛全盯在机会、盯在运气、盯在荣华上。难怪现代人都喜欢说自己活得累。
于是,宁静就显得极可贵。“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那是圣贤们的修炼标准,凡夫俗子如我辈,虽难以企及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但拥有一份宁静的心灵,平平淡淡地生活,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平平淡淡地对待一切,却是必不可少的。
《左传》上有个诸侯楚武王荆尸跟他太太邓曼说:“余心荡”。我最近心慌得很。他太太说:“王心荡,王禄尽矣”。你既然失去内心的宁静,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丧失了。果然没过多久,楚武王去世。我们一些“余心荡”者虽不一定都如楚武王这般立竿见影地“王禄尽矣”,但欲活得快乐则只能是一枕黄粱梦。
想想看吧,难以宁静生活的人该多么遗憾,没完没了的应酬,没日没夜的忙碌;看人家提升了也忙着跑关系,看人家发财了也急着找门路,看人家安乐窝好也挖空心思建一个……直忙得头昏眼花腰酸腿痛骨软筋麻;而一旦求之未得,便失衡便落魄便感到自己是如此如此不幸,以至成了被世界抛弃的人,弄得整天一肚子气一脑门子火。你说,这值么?
其实,人生在世,名也好,利也罢,都不过身外之物而已,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我们没有理由不宁静。
有位作家说,如果一个人只是着重于自己的付出,而不去乞求收获,自然不会患得患失,那份宁静便会飘然而至,不请自来;如果一个人只看重于收获,不讲付出,那么,他“驿动的心”永远也平息不了。可见,宁静是一种心地坦荡,不再患得患失的情操,也是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境界。难怪大文豪巴金老人要大力提倡与追求宁静了。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生活哲理:保持宁静吧,它不仅能使我们精神愉快、享受人生,而且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康乐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