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试车声,震耳欲聋,大地也为之颤抖,噪音高达140分贝左右(正常为30—40分贝)。可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的高级检验技师付长奎硬是凭着一双耳朵,在常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声中能听出发动机的毛病来,他又对症下药,迅速排除故障,真是叫绝。
57岁的付长奎已退休了,因他特有的技术专长,组织上又返聘他上岗。付长奎是上海航校的毕业生,1965年就从事飞机航空发动机的检验工作。他检验过的飞机发动机有十几种型号,数千台次,不管那一种发动机,只要启动试车,他顿时就来了精神,能在那令人头昏、恶心、烦躁的轰鸣声中找出问题!
付长奎说:飞机发动机试车,是由低转速到高转速,再降至低转速,如果加力,噪声会更大。除了各种仪表参数检验外,还要凭你听、看,或者是感觉,这都是几十年工作的经验。一次,一台发动机在试车中,各种仪表参数都正常,但付长奎从声音中判断出:发动机放气关闭不严,并将情况告诉装配人员。经打开发动机检查,果然是放气活门尺寸调整不到位所引起的。如果这一问题没查出,飞机上天,会导致发动机推力不足,温度升高,后果不堪设想。
看,也是他的绝招。一次,某发动机经检验合格出厂,安装在某飞机上就是不能启动。当时去了6名技术员,反复检查研究一个星期,最后认为是发动机结构上的问题。后来,工厂派付长奎去了。他反复检查,仔细查看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位,发现是起动机装偏了一点,才导致发功机不能发动。在场的工程师们无不为付师傅高超的技术赞不绝口。
付长奎的绝招是靠他平时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好学肯钻的韧劲,实践积累的结果。同事们说,他检验的水平已超出了某些技术人员。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