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已成为富平县电力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必然选择。富尔集团自97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改组、改制与加强管理作为主要手段,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强总体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4年多的风雨历程,富尔集团由最初的三家发展为十三家,已初步形成以电杆、电瓷、塑业生产为支柱产业,宾馆餐饮业等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
以中国“入世”为契机,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富尔人再次把目光瞄准市场,于2001年3月份开始筹建成立了富尔塑业公司,公司占地面积25000㎡,总投资500多万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编织袋生产线,专业生产18扣特平专用面粉袋及各种规格的圆筒编织袋、复合袋、彩印复合袋、水泥袋、塑料薄膜等系列产品,是我省最大的编织袋生产厂家之一,年生产专用面粉袋及普通编织袋3500多万条。
紧绷管理这根“弦”以人为本抓根源
自从筹建富尔塑业公司以来,富尔集团的领导就把选好人,用准人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集团一班人认为:一个单位的出路在于改革,关键是人员素质,龙头是“班长”,着眼点是管理,落脚点是效益。于是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考察和反复的酝酿,最后选定了从事农电工作三十余年,担任供电所所长十余年,工作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的强铁矛同志,聘请他出任富尔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兼富尔集团塑业公司经理。
提起强铁矛,在富平县电力局乃至渭南地区电力系统,都以他简朴的生活作风,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与人和善的处事风格,广为人们所赞誉。自从他16岁参加工作以来,富平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无不留下了他的足迹,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多次受到陕西省农电管理局和渭南供电局、西北电业集团公司等有关部门的表彰,他已连续多年被选举为富平县政协委员。面对荣誉,他一如既往,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至今仍是富平县电力局的一名普通雇员。
“企业就是苦难业”。这是我们见到强总时他反复引用的一句话。在建厂初期,他多次南下考察学习,从项目选定到设备的订购安装及市场的开拓,事必躬亲,他的身影布满了与富尔塑业公司发展有关的各个角落。回到厂里,他与职工一起战斗在工作一线,住的是临时简易的宿舍,三餐盒饭,加之他本人身体有病,家中只剩下老伴一人,可以说为了事业,他把这些全然置之脑后,只是一头扎在公司里,事业成为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在企业即将正常运转的时刻,巨大的资金困难问题又成了他前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他深知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为此他四处奔走,利用个人关系吸纳社会闲散资金200余万元。直听到轰轰的机器声,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各种管理制度,强铁矛同志亲自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审计制度》、《廉洁自律规定》、《经理工作制度》、《销售制度》等,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他带头组织管理人员,每月定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建立了专题例会制度来督促落实,特别是他们首创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八不准”,对集团公司的规范化、正规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使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各个部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制度如同弓箭上的“弦”一样时刻绷紧在全体员工的心上。把各项规章制度都落实到了实处,在公司形成了自觉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良好风气。
拉开销售这张“弓”加强销售网点
由于西北地区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主,农作物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由于前几年塑料制造业普遍“南移”,北方发展缓慢,象富尔塑业如此规模的厂家几乎没有,依靠自身优势已成为富尔塑业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富平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明星企业,更肩负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推广先进经验的重要作用,这是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召,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富尔塑业寻求自身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强铁矛等一班人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富尔塑业的发展必须紧贴地区特点,围绕“市场”作文章,大力开拓潜在市场,在做好固定客户销售的同时,把销售的触角伸向省外,化工企业和其他领域,努力实现销售网络化。
由于化工业在南方发展较快,所以南方的产品在西部地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致使大量的本地客商不得不在千里之外订购产品。近几年来,虽然在本地也有一些塑业产品陆续投向市场,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走出“塑业南移”的怪圈。正是看到这一点,富尔人历经风雨,由强铁矛率公司一班人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创建了被誉为“富尔速度”的富尔塑业公司,建成了大规模一流的编织袋生产线,形成了富尔集团的拳头产品。
在富尔塑业公司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厂内围着生产转,生产围着销售转,销售围着市场转,市场围着价格转”,为此他们加强销售管理,实行“两条腿走路”的销售办法:即专职销售和“野外”销售相结合,销售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和“多劳多得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现货交易,千方百计清收欠款,加快资金周转。一般销售的这张“弓”,终于被网络式的销售点所拉开了。
装上质量这支“箭”心与客户紧相连
面对塑业公司生产的18扣特平专用面粉袋以及各种规格的圆筒编织袋、复合袋等系列产品,只有光洁平整、透明、厚度均匀,韧性极好,同时具有防潮的特性,被广泛用于粮食包装、化肥包装、家具等的外包装,所有产品的生产均取得了省级质检部门的认证,并颁发了产品合格证书。富尔塑业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质量保证和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
由于公司的职工、技术人员大都是下岗职工,他们对于圆织、修理、拉丝等工作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为此,强铁矛总经理突出抓好三件事,一个抓好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按照“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精心实施;二是启用奖罚程序,狠抓质量、降低废品、节约成本;三是搞好原料科学配比,按照客户的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确保用户满意,客户第一。
瞄准效益这个“靶”让理想靠岸
一年多以来,富尔塑业公司把建设一个敬业奉献、开拓进取、任人唯贤、团结奋进的班子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大力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把两个效益放在核心位置。公司领导之间和睦相处,开诚布公谈看法,广开言路各抒已见。因此也使公司改变了一往的销售模式,每次产品销售由业务部门、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层层把关,从而形成了销售公开公正的制度。
自创建至今,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富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下,为企业建设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经过200多名员工的共同努力,该公司在短短一年内相继被评为“非公有制县级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下半年,富尔塑业将不断鼓足干劲,振奋精神,为实现年创利税50万元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富尔塑业作为富尔集团的骨干企业之一,将在认真贯彻省局党组确定的“以电为主导,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科技含量,全面进入市场,兼顾两个效益,实现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下,为确保集团年实现“保三(千万)”、“破四”、“争五”的目标而注入新生力量。
“三个代表”要实践,继往开来看发展,瞄准效益这个“靶”,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安全高效、团结奉献”的富尔精神指导下,以“为富尔创业、于人民造福”为目标,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为实现五年产值过亿,利税过千万的目标而努力,将富尔集团逐步建成以塑业为龙头,宾馆餐饮业为主导,电杆、瓷瓶、电器制造业为保障,进一步带动绿色科技示范园的深层次发展,构筑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战略新体系,为农电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