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蓝野
在日益功利化的环境里,灵知和心绪被此起彼伏的纷扰、五光十色的诱惑拥塞得几近窒息。在此状态下,人除了劳顿、疲惫、浮躁之外,情趣、韵致、诗意之类的生命感悟恐怕早消失了许多。当此际,人们需要的是什么?是放牧心灵。放牧心灵,不是一般的心绪松弛而是心无挂碍,与世俗暂时隔绝,让心空明起来,澄清起来。静观尘世,人间的万象若在镜中,光明莹洁,你便容易迸发出电光石火一般的灵性、灵气、灵感,采撷到平常不易获得的人情之美,自然之美。
放牧心灵,求的是心灵的空灵,而不是空虚。它是由空而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与充实,而不是空空如也,一片死寂。
放牧心灵,精神的淡泊是基本条件。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得好:“功利心变得模糊了,生命感则变得强烈了;竞争的社会渐渐地消退,超越时空的宇宙则无边无际展现出来,整个身心便沉入一种博大又清澈的境界里。”若名利心切,整天奔波于万丈红尘之中,浪得虚名、争夺蝇头微利,心灵像塞满沉重的铅块,想放牧心灵又谈何容易?
放牧心灵,离开世俗的网罗,摆脱红尘的羁绊,让人性中的一颦、一笑、一歌、一哭……自然中的一溪、一石、一花、一鸟……在广阔无限的心空里,流淌出无穷的情趣,显现出盎然的生机。